383.废太子87-第2/3页





    “是送人呢,还是送去慈幼局,或是溺毙了?”

    “年景不好,没有要女娃的。就是慈幼局那里,送去了也不是什么好地方。”

    太子加小心地问:“为何说送去了也不是什么好地方?”

    “听说慈幼局长大的女娃,大了都要卖去窑子里的。”那老丈顺口就说了出来,这话一吐噜出来,他自己立即就吓得白着脸,噗通一声跪了下来,请太子殿下饶命。

    “梁九,扶他起来。”

    梁九伸手把那老丈扯起来,“你说实话,太子也不会怪罪你的。”

    那老丈觑着太子的脸色,看着太子不像是要生气的模样,抖着声音说:“小老儿也是听别人胡乱传的,说是好多年前,就是拒马河水的那年,西边谁谁家的女娃,因来的不是时候,家里又舍不得溺毙了,就送去慈幼局了。过几年缓过来了,想把孩子领回来。慈幼局说孩子夭折了。结果有人去逛窑子,现了那家的小女娃。那小女娃的眼尾有一颗红痣,与她母亲长得像着呢。从那以后谁家不想养女娃了,就再也不肯送去慈幼局了。”

    太子点头,“你莫怕,这事儿孤记下来了,会让应天府和慈幼局给百姓一个交代的。每一个娃娃,不仅是你们自家的骨肉,也还是是圣人的子民,也都属于朝廷的。妇产院里帮手做活的女娃娃,就是在慈幼局里挑选的。聪明一些的会去学做医女;略差一点的学接生。还有那什么都学不了的,就学烧饭做杂活等。朝廷是不会允许慈幼局,把女娃娃养大了卖去窑子里的。”

    那老丈点头如鸡啄米一般,“是,是,是,朝廷是不会允许的。”

    太子看老丈的情景,又安慰了他几句,待他情绪平复一些了,又问起这地里的都准备种些什么,以及够不够吃等等。

    再次去犁田的文官回来了,太子吩咐梁九去招呼人回城。那老丈父子仨人,跪送田埂上,送太子一行。太子带人都跑出去老远了,俩儿子才架得起来了父亲。

    “爹,那真的是太子吗?”

    “傻,他假冒太子有什么好?喝了咱们一口水吗?就是这地犁的……”老丈摇头,“还得再犁一遍的。”

    “爹,就是再犁一遍,也好犁了很多了。”

    父子三人高高兴兴地继续干活,一边干活一边兴奋地说着刚才见到的太子。越说越离谱,一会的功夫,太子就由一个英俊的青年人,变成如天神一般的传奇了。而太子带人过来帮助他们犁地,也变成是比得过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了。

    嗯,还真的是了不得的稀罕事儿,毕竟谁也没见太子带人犁田,就如谁也没见过天上掉过馅饼不是。

    太子回宫就去见圣人,向圣人汇报今天的所见所闻。提及慈幼局的幼女,被人传成养大后、卖去窑子里的事情,太子说道:“父皇,可得要好好查查这事儿,不然的话,不说朝廷的名声被影响了,就是因此传闻,导致民间溺毙了的那些女婴,对朝廷也是大损失啊。”

    太子的这番话,震呆了圣人,而梁九则在一边附和着点头。圣人明白太子说的这些话,他也一起在场听到了。

    “叫莫九来,传刑部、大理寺的人也一同过来。”

    圣人搓着扳指,想着太子的话,要是慈幼局的女孩子,养大了以后真的就被卖去了妓院里,那可是活生生地打了皇家的脸面。那慈幼局可是太/祖活着的时候,就创办起来的了。这百余年历史的慈幼局,要是真的出这样的事情,查起来就是滔天大案了。毕竟户部每年都有专门的拨款,去养着慈幼局的孩子。照顾孩子的人,也领了朝廷的俸禄的。还有一点,京畿的这几个慈幼局,每个里面都有内侍在管事,还能被传出这样的事情来,那么下面州县的慈幼局呢?

    莫九来的很快,他在路上就听了梁九和他说这些事儿。他非常感谢梁九亲自跑了这一趟,直朝梁九拱手,不然到圣前听说这样的事儿,一个答对不好,惹得圣人怒……

    莫九到了养心殿,进门就先跪下向圣人请罪,说自己对有内侍的慈幼局监察不严,导致出现这样的传闻。

    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员,听说这慈幼局传出这样的事儿,立即表态是才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