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废太子35-第2/3页





    “母妃你要不要请太医看看?”

    “不用。平安脉照常请着的,无非就是一些气血虚的陈词滥调。冬日里,人就容易短了精神的。等开春了,自然就好了。”

    惠妃心里不能说的话就是,自己要是敢称病了,一旦要喝药,那真就是寿星上吊老嫌命长了。现在是儿子来长春宫,不然自己连声乏了都不能说。身边的人,谁知道哪个是圣人的人。自己得整日都精精神神的,一幅上山能打虎的模样。希望圣人看在自己二子一女的份上,也不会让自己暴毙吧。

    虽然宫里没了贵妃,可接下来的筹备新年事宜的时候,宫里就好像从来没有过这个人一样。德妃和贤妃,照往年一起操办过年的事儿。丝毫没因为少了一个主持宫务的人,有什么不顺手的感觉。甚至觉得下面办事的奴才,使用起来更顺手了。

    而贵妃对圣人来说,也不过就是在宫里的、母家的体面象征。没了贵妃,他把陈家长房的嫡幼女,指给二皇子做侧妃以后,圣人觉得心里很平衡了。然后是该做什么做什么。至于不考虑指给太子,那就是圣人的小心思了。

    ——朕想给你们,是恩典。

    朕不想,你们越闹腾越作,越没有。

    太子被圣人打去礼部,要他熟悉熟悉新年祭天的典章礼仪。这事儿,对上辈子,借林海的身子,做过了几十年礼部尚书的太子来说,没任何难度。

    他把礼部齐尚书送来的祭天典章,仔细地看了一遍,认真核对没差错后,像圣人报告了,就继续忙乎他的试点工程——产院。

    房子收拾的很快,来帮忙的都是一些有力气、没多余财产的穷汉子。一听说这几家产院,就是圣人让朝廷给穷人家预备的,没钱就“以工代赈”,产前、产后帮忙清扫,伺候伺候才生了孩子的产妇,就能顶了给稳婆的接生费;而且早修整好了早开业,免费过来帮忙修缮的男人,差点没把院子挤破了。

    太子让东宫的宫女,拿最柔的细布,缝了一些小和尚服,不过成人巴掌大小。针线好的,手快的,一个时辰,能缝出来好多套。这些衣服太子要求的非常讲究,衍缝线头都要在外。缝完以后,要用滚水煮,烫干。和一个小夹被,两块细棉的尿布,一起打包。开始的时候,太子妃以为,这是为自己肚子里的孩子、还有黎良媛肚子里那个预备的,还劝太子用不了这么多。

    “卿卿,这些不是给东宫孩子的,是预备给在产院出生的孩子,一人两件,该能穿到满月了。这贴身的衣服,好一点儿。再一人一个小夹被,剩下的东西,孩子家里用什么包,也不怕磨到小孩子了。”

    太子筹备禅院的事情,石氏知道的很清楚。可是缝制这些东西,量少,还可以。要是多的话,真不是东宫这些人能够胜任的。

    太子妃也没说什么反对的话,只是把几个针线做的好、做的快的,抽调出来,专职做这些。然后在小年的时候,趁着娘家嫂子进宫,给她送嫁妆庄子里的收成,把这事儿,和娘家嫂子说了。

    “嫂子,这事儿,不是一半天做完就不做了的,单我们府上,也供不起。不如和亲朋好友都招呼一声,等开年的时候,在我这里,一起商量个章程出来。”

    年初一的时候,所有够了品级的诰命,都到紫禁城觐见太后、太子妃。有一些与石家联络比较近的,就向太子妃打听起产院和小衣服的事情。

    太子妃笑得端庄,话说的委婉。

    “那产院,听太子殿下讲过。是圣人因为京城里,有一些家境窘迫的、请不起稳婆的产妇,都是在家里自己生产的。产后常有新生儿因照料不当,着了七日风等的。圣人为了救助这些家贫的产妇,办了免费的产院。太子殿下就想锦上添花,给那些在产院出生的小娃娃,一人两件和尚服,二块尿布,和一条包孩子的夹被。只是东宫人手少,做起来就忙不赢了。”

    如此的善事,谁不想在太后、太子妃跟前,买个好,又不抛费多少,立即就有人热心表示,自家也可以襄助一些。

    太子妃笑道:“产院都有人记账的,谁家捐赠了多少,每月月初,都要用大红纸抄录上月的捐款人、捐款的银子、或是衣物,贴在产院墙外的。谁领了捐赠的东西,也要在帐本上按手印,也会抄录了,贴出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