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现在的孔家与孔圣人根本就没关系!



陈寒之所以这么愤怒,还真的就是因为孔家的这一跪,

    尤其是跪向了异族,带坏了多少风气。

    曾经的文人那是多么的意气风发。

    他们想到的永远是治国安天下,读书就是为了造福百姓。

    虽然到了两宋的时候,的确是重文轻武让人非常的不爽。

    但是却又不得不提,那些文人当中,也是出现了许许多多让人佩服的大人物。

    辛弃疾,范仲淹,王安石,苏轼,包拯,欧阳修。

    他们生活在北宋时期,那个时候孔家人还没有向女真人下跪。

    所以那个时期的文人依旧意气风发,依旧以治国安邦,提笔安天下,上马定乾坤为志向。

    那时候的武将也是如此。

    虽然他们被文官压抑着,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

    他们很少有建功立业的机会,但是他们有放弃过吗?

    因为他们也都觉得忠孝仁义,乃是一个人活着的根本。

    可是自从孔家跪在了金朝,也就是女真人的铁蹄之下之后。

    文人就变得越发的自私自利了。

    那些蝇营狗苟的文人,似乎一下子就找到了最好的背书。

    他们一下就醒悟了过来,既然连天下文人的代表孔家都可以跪下去,我为何不可?

    就犹如现在的社会风气一样。

    原本扶老人那是一件多么大的传统美德。

    可就因为出了这么一个讹诈事件,使道德滑坡了几十年。

    这便是风气的影响。

    风气影响了无数文人。

    他们从此之后不再以治国安邦为理想,而是以自我为中心。

    从此之后天下的文人,再难出唐宋八大家之时的大家风采了。

    南宋时候的文人,所写出来的诗词,大多数都是悲秋伤春,大多都是小国小家,大多都是吟风弄月。

    的确是风流了,的确是雅致了。

    可是大气何在?

    国家命运何在?

    他们关心国家大事的心气,已经被折断了。

    转而向着自我内心发展。

    你可以说这是国家沦丧之后的无奈。

    但是这种风气被带坏之后,可真的就从此再也没有提振起来了。

    接着孔家为代表朝蒙元人跪下去了。

    或许第一次跪还有点犹豫。

    但是第二次跪的时候就已经顺手许多。

    尤其是孔家内部之间,为了向元朝统治者献媚,更是无所不用其极。

    连忽必烈这种连汉字都认不得,汉语都不会说的人,居然都可以被儒家冠以儒家大宗师的名号。

    文人的风骨被糟蹋成什么样子?

    在这种风气的带领之下,儒家的学子们早就已经放弃治国安邦。

    出卖国家大义,出卖民族利益就做得非常的顺手。

    如今是大明王朝的万历年间。

    可是几十年之后,大明覆灭之际,那些文人的可笑场景,那是多么的讽刺悲哀。

    那时候的礼部尚书钱谦益被称作文坛领袖。

    那是要带头作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