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两个五十环



    距离新兵连营区十几公里外,群山环绕之间有一处平坦的开阔地,三面环山,成为一处绝佳的射击场,这里就成为新兵连的射击场。

    一大早,新兵们就被装上了几辆大卡车,汽车开出营区,在山里颠簸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新兵们将要进行射击训练科目,这也意味着将很快能进行实弹射击了。

    对于枪,相信每个男人都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而实弹射击更是让大家兴奋爆表,多少当兵的就是为了进部队能玩玩真枪。

    新兵们下车,只见眼前出现一片空旷地带,约有四个足球场的面积那么大,三面环山,只有卡车进来的地方有一个缺口,靠山背的地方,已经竖立好了十个胸环靶。

    指挥车前,陈逸飞和一个教导队大队长正在谈话,“大队长,今天亲自来给我们连讲授射击课程,辛苦你了。”

    大队长摆摆手,说道:“应该的应该的,不过,今天讲课的不是我,而是他。”大队长指了指身边的一名上等兵。

    上等兵上前敬礼:“连长好,我叫段天宇,今天的射击教员,请多指教。”

    陈逸飞看了看这个叫段天宇的上等兵,有点不敢相信,上等兵?这不是开玩笑的吧,上等兵就做射击教员,有点夸张了。

    大队长看出陈逸飞的担心,笑了笑:“放心吧,别看小段年轻,现在可是我们团数一数二的狙击手了。”陈逸飞将信将疑,心里想,那样最好,等会儿千万不能给讲不下去了。

    抬头看看太阳,时间不早了,于是集合整队,把新兵们带到了一排的长条桌前,桌上放着几支长枪,各种式样的自动步枪,段天宇已经正在整理着枪支。

    陈逸飞下令,“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立正。”然后转身跑步上前,给上等兵敬礼后报告:“教员同志,新兵一连枪支构造讲解前集合完毕。应道110人,实到110人,请指示。”

    上等兵回礼后说道:“原地坐下。”

    “是。”陈逸飞敬礼转身下令,“全体都有,坐下。”百多号新兵齐刷刷的盘腿坐在了草地上。

    上等兵走到桌前环视一周,目光如炬,有着不同于常人的镇定。

    接着他开始说话了:“首先做个自我介绍,我叫段天宇,来自神枪手连,是你们的射击教员,枪我想大家平时训练也有接触过了,比如操枪法、战术,以及刺杀操,都有用到枪。但是打射击大家应该都没有过,今天进行射击训练,首先要让大家知道各种枪支的基本构造和射击原理,这里有三把枪,大家都知道他们的名字吗?”

    段天宇拿起一只枪管稍短,木质枪托的枪,众新兵回答,“五六式冲锋枪。”

    “对,这是五六式冲锋枪,56式冲锋枪,近年来也开始改称为突击步枪,是仿制自苏联AK-47型7.62mm突击步枪,在1956年生产定型,由于当时我国的武器思想较为传统,因此把这种发射中间威力型步枪弹的全自动武器称之为冲锋枪,因此定型时称之为冲锋枪。

    56式冲锋枪与AK-47突击步枪的性能基本一致,外形上稍有不同,例如AK-47的准星为半包式两侧护翼,而56式冲锋枪则为全包式的护环,护环顶端有开孔,56式冲锋枪最特别的是采用了折叠式的三棱刺刀,充分发扬我军“刺刀见红”精神。这些是外观上最大的不同之处。

    56式冲锋枪的战斗射速为:点射每分钟90~100发,单发射击每分钟40发。配用7.62mm普通弹,在100米距离上能击穿6mm厚的钢板、150mm厚的砖墙、300mm厚的土层或400mm厚的木板。在使用上,对单个目标在300米内实施点射,在400米内实施单发射击效果最好,集中火力可对500米内的飞机、伞兵进行射击,可以杀伤800米内的集团目标,弹头飞到1.5公里处仍有杀伤力。”

    段天宇讲解完后,拿起另一只枪,比五六式冲锋枪稍长,但枪管没有刺刀,仍为木制枪托,说道:“81式自动步枪,是上世纪70年代末年下达的研制任务,于1981年设计定型,在1983年正式投入大量生产。八一自动步枪后来将木质枪托改为可折叠枪托,称为八一杠一式,其研制目标是要用一个班用枪族取代正在装备的56式半自动步枪、56式冲锋枪和56式轻机枪,但仍采用56式7.62mm枪弹。由于在1978年已经正式决定我国将来会采用5.8mm口径的小口径自动步枪,所以研制81式枪族的目的是在装备小口径步枪之前提供一种过渡型武器。但通过实战证明,81式枪族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武器,精度好、动作可靠、操作维护简便,在老山前线的战斗中表现良好。五六式冲锋枪和八一自动步枪大家训练中已经见过,这几种枪大家都比较了解,那么这支枪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