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坐在高高的谷堆旁



    宝玉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发了一会儿呆,这才转过头来,继续听仓老师讲地理课及每个地方的历史典故。

    虽然在好些同学听来,这些历史和地理知识离自己实在是太过遥远,可是不知为何,宝玉就是喜欢听仓老师瞎掰扯这些过去的故事。

    以前有一次,在上历史地理课时,宝玉曾有一瞬间的走神,脑海里曾映出一个画面: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宝玉和小伙伴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仓老师讲那过去的事情。

    。

    “可是,仓老师,我们学这些地理和历史知识,有什么用呢?”一个声音非常突兀地插了进来,小伙伴们的目光汇聚到一起,原来是马之伟突然插了一句。

    紧接着,七嘴八舌的声音,跟着在教室里响起,顿时嘈杂成一片。

    “是呀!学这些个,有什么用处呢?”

    “对呀,我也觉得学这些,一点意思也没有!”

    ……

    仓老师没有做任何解释,只是站在讲台旁,静静地看着同学们此起彼伏、交头接耳地讨论。

    教室里越来越安静,还有几个在小声说话的小伙伴,突然察觉到异样的安静,抬起头,四下看了看,吐了下舌头,也闭上了嘴。

    仓老师这才开口道:“学习历史和地理知识没有用处?你们全都是这样认为的吗?”他环视一圈,便抬手一指施必诚,道:“结合自己的人生梦想,你来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施必诚站起身,大声说道:“我觉得,学好历史和地理,对将来成为一名伟大的行商,有很大的帮助。上节课时,老师强调过这点,我印象很深的。我父亲就是一名行商,他常常要把每个地方的特产货物贩卖到别的地方去,如果不清楚每个地方的地形特点和特产,肯定是做不到的;另外,我父亲常说,行商就是在和人打交道,也常常给我讲他去过的每个地方的历史。他说,只有知道了一个地方的历史和地形特点,才能理解他们的文化习俗,交流起来才更容易,这就是我的理解。”

    。

    仓老师赞许地点了点头,摆手示意他坐下,又一指洛北辰,道:“你来回答!”

    洛北辰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慢吞吞地说道:“一时半会,我还想不出账房先生与学习历史和地理有什么关系。不过,如果当一名账房先生的话,一个可能是帮行商做事,另一个可能是进入官府,作为官员的属吏。如果给行商做事,那就和刚才施胖子说的那一番道理是一样的;若是进入官府做事嘛~,以前曾听父亲讲过,官府里的属吏要做的一些事务,比如丈量土地、勘察地籍、测绘山川、编撰户籍等等。我想,这些应该都要用到历史和地理知识,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

    仓老师微笑着,向洛北辰点点头,示意他坐下,又一指司若虚,道:“你来说说看!”

    司若虚立慢条斯理地立起身,不紧不慢地说道:“父亲曾让我读兵书,里面有一句话,为将者,不通天文、不识地理、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观阵图、不掌兵势,庸才耳。因此,若想成为一名大将军,必得知晓地理,才能更好地排兵布阵。曾听父亲讲过好些个战例,除了这些,还有兵书上的一些战例,这都应该算是历史吧。学习历史上一些取胜的战例,可以借鉴之;了解历史上一些失败的战例,可以避免重蹈覆辙。”

    仓老师满意地点点头,摆手示意司若虚坐下,问道:“马之伟,你现在理解了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和地理了吗?”

    见马之伟兴奋地点了点头,仓老师又道:“古冰娜,你来说说看!”

    。

    古冰娜站起身来,轻声细语地说道:“我觉得,精通历史和地理知识,对于一个王国的管理者是必要条件之一吧!我看过很多书,涉及到天文地理、文经武律、史记杂学等方方面面。”

    “记得有本史书上提到,古代人族曾有一个伟大的君王,他说过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所以,一个王国的管理者精通历史,才知道怎么能更好地管理这个王国,让国家兴旺起来;避免采用一些已经被历史证明行不通的办法,防止这个国家走向衰落以致被灭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