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太平本是将军定



    战棋规则,可以约定三局两胜,也可以五局三胜,七局四胜也无妨,只要双方提前约好就行。

    仓老师之前和宝玉约的是三局棋,他想着随便玩玩,玩上三局,过过棋瘾就行了。他没想到的是居然被杀的这么惨,仅下了三局,二负一和,一盘也没胜过。一直以棋艺自得的仓老师,内心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和伤害。等他的内心平复下来时,宝玉早已离去。

    后来一天,和司若虚单独约棋时,仓老师‘无意’间问起他和宝玉之间的战棋对局过程来。司若虚回忆说:

    他曾和宝玉只约过一次棋,是在司若虚家里。约好的三盘两胜,前两盘,他被宝玉杀的大败,中盘认负,第三盘宝玉一直在和他兑子,兑到最后,双方都没有进攻手段了,是平局。当时除了他和宝玉,他的父亲司文江也看了这局。

    宝玉走后,他父亲说宝玉棋艺指定比他高。他父亲说,虽然他自个本身的棋艺水平不高,但在军中见过好些人下战棋,前两盘的对战水平就能看出宝玉水平比他高不少,第三盘之所以能下成平局,多半是宝玉兑子让和,不让对手输的太难看而已。

    仓老师听罢,内心再度受到重创,他这才明白,和宝玉那次、满头大汗才搞定的第三盘平局,原来是对手的有意兑子让和。而这个对手,居然是自己的学生,只学了三个月战棋的九岁儿童。

    仓井空顿时觉得自己在棋艺方向曾拥有的一切自信,转眼都飘散如烟。他极度失落、失望、失掉了所有方向,心情堕入了无边黑暗,想挣扎却无法自拔。他的内心绝望着、渴望着、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看看窗外的野花野草,好大一会儿,才平复下来。

    只是,那一天,和司若虚的几盘棋,仓老师一局也没胜过。

    从那以后,仓老师再没找宝玉约过棋,棋瘾上来,只约其他人。其实宝玉对那次对局浑不在意,早就忘记了,因此仓老师和宝玉的那次对局,始终无人知晓。

    而司若虚自打父亲指点过之后,也知道两人差距很大,很少再找宝玉下棋。虽然小伙伴们一致认为他的战棋水平最高,但他愈发谦虚,不肯承认。

    由于宝玉很少和同学们下战棋,小伙伴们对宝玉的棋艺水平不甚了解,因此司若虚的战棋水平就成他们之中‘几乎’最高的。

    。

    当司若虚回答黑板上的提问:你长大了做什么,提到他也梦想成为一名将军时,仓老师先是一愕,等司若虚吱吱艾艾说不下去时,他叹了一口气,摆手示意司若虚坐下。想到平日里总是和司若虚约棋,便想深入地和同学们聊聊这个话题,开始点评道:

    “我实在没有想到,有这么多同学想成为一名将军!可是诸君可否知道有一句诗,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儿,见同学们皆一脸茫然,随手一指马之伟,道:“你来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马之伟立起身来,高声说道:“太平江山本来就是将军打下来的,理所当然将军在打江山时,每天都不可能平平安安、太太平平!”

    仓老师晒然一笑,摆手示意他坐下,又随手一指司若虚,道:“你的理解呢?”

    司若虚站起来,不紧不慢地道:“太平江山是由将军平定的,只是有人不想让将军见到太平。以上是我的理解,可是,我不明白,到底是谁不想让将军见太平?为什么?”

    仓老师点点头,摆手示意他坐下,叹一口气,道:“这个问题问的好!可是现在我很难给你们解释清楚。举个例子吧,你们人族曾经有一个叫东野为民的大将军,前些年,叛逃到魔族,摔死在离这天池不远的乌龙江畔,想必诸君都听说过?”

    见同学们大都在点头,仓老师又继续说道:“诸君想必听说过,这个曾是人族大将军的东野为民,居心叵测,娶了魔族女子为妻,最后竟然叛逃你们人族北齐国,幸好天长眼,摔死了。此事轰动人、魔、妖三族,其中内情,传闻极多,我虽不知晓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但总会有一点自个的基本判断。现在就不说给你们听了,说了,恐怕你们也难以理解。如果有一天,你们长大了,能结合这件案例去理解,也许就能明白今天所说的‘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的真正含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