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大失所望



    却说,曹操因为自己的父亲被害率领大军开拔徐州。曹操命夏侯敦、于禁为先锋。

    曹操下令道:但凡得到城池,城中百姓,无论男女老幼,尽皆屠戮,替父亲报仇。一旁的郭嘉听了,没有说话,只是皱着眉头。

    当时的九江太守边让,与陶谦交好,听闻徐州有难,亲自引兵五千前来救援。

    曹操听了,勃然大怒,命令夏侯惇在半路上将其截住斩杀了。与此同时,担任东郡从事的陈宫同样与陶谦交好,在得知曹操起兵报仇,想要尽杀城中百姓时,星夜前来见曹操。

    曹操心知陈宫是为了给陶谦作说客,本来想避而不见的,却又想起以往的恩情,只得请他入帐中相见。

    陈宫看着昔日看中的明主,心里感慨,拱手说道:“这几日,听闻明公带大军兵临徐州,报尊父之仇,所到之处,欲屠尽百姓,某因此特来进言。”

    “有什么话就说吧,看在往日的情分上,无论你说什么我都不杀你。”曹操绷着脸说道。

    陈宫淡然一笑,说道:“陶谦乃仁人君子,并非好利忘义之辈,尊父遇害,实乃张闿的罪过,而不是陶谦的过错。更何况,徐州的百姓又与明公有何仇怨?杀他们对明公你没好处。还望明公三思而行。”

    曹操大怒道:“公台昔日弃我而去,如今有何面目再来相见?陶谦杀我一家,我发誓,必当摘胆剜心,以雪我恨!公台虽然为陶谦游说,但我不听你又能如何?!”

    陈宫摇头告辞而出,叹道:“以往真是看走了眼,以为曹操是明主,可笑!哎,事情到了这般田地,我没有面目再去见陶谦了啊!”遂骑马投陈留太守张邈去了。

    陈宫刚走,暗处转出一人,乃是郭嘉。郭嘉看着陈宫远去的方向若有所思,随后进了大帐。

    “奉孝,”曹操见郭嘉进来,平复了下心情,说道,“这么晚了,可是有什么事情?”

    “主公,嘉并没有什么事,”郭嘉纠结道,“但嘉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奉孝有话直说便是。”曹操道。郭嘉也不拖拉,直接开口说道:“敢问主公,可是打着报仇的名号,实则以此为借口,攻打徐州?”

    曹操听了,笑道:“我也不瞒奉孝,正是如此。不过,报仇也是事实。”

    “既如此,主公只要攻下徐州城就好,何必牵连无辜,屠戮百姓?”郭嘉语气微颤,说道。

    “奉孝不要生气,”曹操也察觉到郭嘉语气不对,同时心里又有些不舒服,说道,“我这么做也是为了震慑其他人。”

    “主公此举着实不妥啊,若想取徐州,我会为主公出谋划策,必定能够拿下徐州,何必做那无义之举?”郭嘉劝道。

    “什么叫无义之举?!”曹操怒了,吼道,“我替我父亲报仇有什么错,更何况,成大事者哪个不是靠着血与火才成功的?你极力劝我,莫非你也与陶谦交好,特来游说?!”

    郭嘉低头不语,良久才告退,出了大帐。

    “主公。”一旁自始至终都看着的戏志才对曹操说道,“我与奉孝交好,他的性子我清楚,只要主公前去道个歉他便会当什么事都没发生。”

    “为何要道歉?!”曹操怒道,“我做错了什么吗?连你也觉得我错了?”

    戏志才没有回答,只是看着曹操。好半天后,曹操平静下来,低声道:“我知道我的做法有些过激,但我不得不这么做。这样吧,待攻下徐州,我亲自去奉孝那认错。”

    戏志才见曹操这么说了,只得作罢,出去了,向郭嘉的营帐走去。

    却说郭嘉从曹操那出来,一边走,一边回想着早前的事情。

    “奉孝,曹操此人内心阴狠,非为明主,若日后奉孝不满曹操之作为,不必留恋,可至徐州寻我,我必虚左以待。”

    郭嘉脑海中闪过这句话,这时自己投靠曹操之前叶封所说的,如今看来,他说的没错。此时的郭嘉内心煎熬,好半天后,才做出决定,缓缓回了营帐。

    “奉孝呢?”随后而来的戏志才进了营帐,却没有看见郭嘉,问起守帐的军士。“郭嘉先生出去了。”“什么方向?”“好像是出了大营。”“遭了!”戏志才暗道,急忙向大营外跑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