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猎人之猎机巧



    栓柱带着王胜左拐右拐,走出了好远,才在一个隐蔽的山洞前停下。

    这个洞口不大,却光溜溜的,一看就是有野兽经常出入,旁边好多树的树皮上挂着灰毛。

    “这就是狼窝了。”栓柱说道。

    “小点声,别惊着里边看家的狼。”王胜警告道。

    “怕啥哩,哪有看家的狼,我敢赌这里边也就是几只小狼崽子。”栓柱不屑道。

    “瞎蒙,你咋知道?”王胜也不相信。

    “现在几月了?”栓柱问道。

    “十月啊。”王胜回答道。

    “狼下崽一般都是在八月,现在十月了,狼崽都两个多月了,都能自己玩哩,哪还要母狼照看,当然是些个狼崽子在窝,大狼都去猎食了,所以莫要害怕。”栓柱分析的头头是道。

    “咦,你还怪能哩。”王胜撇撇嘴说道。

    终南山这一带的人,都是半农半猎的,农忙时头朝地腚朝天地在田里忙活,农闲时,特别是这个时节都有进山打猎的习惯。

    这大山里鸟很多,狐狸,野鸭,野鸡的小动物更多,像狼啊,熊啊这些个大野兽也是不少,一般的情况打个小动物容易,运气好的话打个大家伙也是可能的。

    在入冬时,村里的娃最喜欢用筛子捕鸟,最好是刚刚下了一场小雪后,田地都被雪盖上了,鸟们没法在田里找谷子,往往要去村里找吃食。

    娃们就在当院用木棍支起一个筛子,筛子下面撒些谷子,木棍一头用细绳连接着,一直延伸进柴棚里,娃们就在躲在柴棚里静静的等着。

    有些鸟禁不住谷子的诱惑,就会飞去筛子下啄谷子,娃们看准时机,一拉细绳,鸟就被扣在了筛子下,任它咋个使劲扑腾也逃不出去,一般扣一只鸟容易,运气好的话扣四五只鸟也是可能的。

    这个过程需要很好的耐心,这个跟钓鱼差不多,都是娃们喜欢做的,捉的鸟以麻雀为主,捉了后娃们就会飞跑着进屋,把扭断脖子的麻雀整个的扔进炕上的火盆里,麻雀的羽毛立刻被炭火烧着,不一会儿鸟肉的香气就弥散开来,娃们往往不等着麻雀熟透就急不可耐的扒出,顾不上烫手烫嘴大吃起来。

    大人们捕鸟一般都是支沾网,沾网捕鸟的成功率高,而且数量也多。

    有经验的猎人能看出哪个山口是鸟道,一般就把网支在那里,网很高,也长,出山的鸟,或者是如山的鸟只要经过这个鸟道,往往就会被网挂住翅膀,缠住脖子,一旦被网沾住,就不得逃生。

    这样的沾网不用时刻守着,一般是几天过来查看,每次都能捡许多的鸟,而且不单单是麻雀,还有喜鹊,画眉,黄雀等。

    一般普通的鸟都是拧了脖子拿回去吃,要是有好看羽毛的鸟,就放进笼子里养着,赶集时拿去卖,往往有富家公子哥喜欢玩鸟,就能卖个好价钱。

    这些个捕鸟的终归只是儿戏,跟真正的捕猎还差的很远,要说捕猎,分下套子,挖陷阱,围捕。

    下套子多数是捕猎小型野兽,比如狐狸,黄鼠狼,旱獭等,挖陷阱多是捕猎大型野兽,比如豹子,熊,狼等,而围猎多是捕猎野猪,野羊等。

    狐狸,黄鼠狼和旱獭的皮毛很值钱,所以也是猎人最喜欢捕猎的动物,这三样除了旱獭呆头呆脑的,其他两样都精明的很,稍有些风吹草动,它们就缩进洞里或者逃之夭夭,所以猎它们最多都是下套。

    精明的猎人很会认识这些动物的洞穴,就把用马尾编的细绳套在洞口,大小比洞口稍稍小些,这样它们出入洞口时就会被套住脖子,越是挣扎越是套的紧,越是力气大越是死的快。

    也可在它们经常走动路上下套子,一般都是下复套,一个套连着一个套,也叫连环套,这个成功的几率也很大,缺点就是容易套着家畜和行人,不过大冬天的进山的都是猎人,一般都能识破,也就绕路走了。

    狐狸和黄鼠狼皮毛虽然能卖上个好价钱,可它们太过邪性,民间有个说法就是三不猎:不猎骚臭的,不猎带崽的,不猎喂奶的。

    带崽的和喂奶的都属于哺乳繁殖期,这时猎杀不人道,属于断人后路,也是断自己财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