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零章 教育(上)-第2/3页





    高琪道:“我在暑假去农场住,顺随帮爷爷‘奶’‘奶’做点事情,也算是社会实践吧。”

    李清月道:“我的这个暑假去天津过,我爸现在天津工作,听说他在天津那边己经找了个‘女’人,要我去看看给他把把关,如果我批准了,那就是我的后妈了。”

    林佳怡道:“你爸可真好,结婚还要先问你的态度,这样就不会被后妈欺负了。”

    李清月道:“那当然,我爸结婚的第一条件就是必须要对我好,不能让我受了委屈。只要是我不点头,就别想进我家的‘门’。”

    林佳怡、高琪也被她的话逗得格格笑了起来,把刚才学习的压力似乎都给忘了。

    穿越到这个时代进入第4个年头,而华东政fu也己经成立了3个年头,教育体系也初步建立起来,现在己经做到了每县的乡村中至少有3所学校,教授读书识字的基础知识,而教师基本是传统的知识份子,还有一部份人有秀才的功名;而每个县城至少有一所学校,除了基础知识外,还有少量的近代教学内容,如数学、地理、历史、天文之类,教师除了传统知识份子外,也有一部份是接受过近代教育的新知识份子;而在府州级的大城市,都成立了完全新式的学校,教学的内容、形式也都是新式的,由穿越者担任校长,教师中只有少量的传统知识份子,其余均是受过近代教育培养,甚致是有过国外留学经历的新知识份子,还包括少量的外国人。

    可以说一个仅仅成立3年,而且在几乎是完全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建立起这样的教学体系,己经是相当不错的成就了,另的不说,只是有近代教育背景的教师人选,就让华东政fu费尽了心思,一方面大力提高教师的待遇,那怕是一个基层的乡村教师,一年的收入也可以超过100银元,而在府州级的大城市学校中任职,年收入可达到300银元以上,少数甚致可以超过千元,薪资水平远在华东政fu的平均薪资以上。另一方面则是大打情怀和‘精’神,把教师的职责上升到为了国家、民族富强高度。不过随着华东政fu的声望提高,也确实吸引了不少受过近代教育的人。

    而穿越者最初建立的希望学校更是得到了充份的完善,就在1903年初,青岛的希望学校正式分为小、初、高三级的教育制度,天津的希望学校只设了小、初两级。

    现在希望学校的学生构成,己不是由穿越者收留的孤儿,而是在政fu机构的工作人员或工厂员工的子‘女’,当然都是表现出‘色’,而且对华东政fu忠诚的人,并且全免学费,因为穿越者立志将希望学校打造成培养自己嫡系的学校,类似于旧时空的黄浦军校。

    华东政fu也对希望学校的教学十分重视,教师自然都是挑选的‘精’英,而且共有15名穿越者在学校内任职,另外还有34名穿越者兼职教学,包括现在华东政fu教育部的正副部长方斌、方桂芝都在学校兼任职务。希望学校是釆取住宿式教学,平时学生都住在学校里,每周只休息一天,的课程安排和旧时空基本相当,但內容更为丰富,同时也重视体育、劳动、音乐、美术等素质培养,并且还增加了不少社会实践的内容,目地还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应该说这个时代的孩子们对学习的态度要远比旧时空里重视得多,都知道这样的机会十分难得,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没有任何费用,无论是学习还是食宿,都是全免费的,而且这时己有约300余名学生从希望学校里毕业,并且都在政fu或工厂里任职,有些人已经升为小主管,这也让本土归化民形成了一个共识,希望学校的学生就是“天子‘门’生”,只要进了这所学校,飞黄腾达是指日可待的。

    不过希望学校目前还是采用的主动录取制,不是想进就能进的,即使是在政fu或工厂里工作的本土归化民,也要进行严格的审核,只有军人的子‘女’是无条件的录取,不过军人绝大部份都是年轻人,还没有子‘女’。

    现在青岛、天津两地的希望学校共计约有5000余名学生,而绝大部份学生都十分珍惜这难得的机会,相当刻苦,每天在宿舍里都要学习到关灯,几乎没有多少人玩闹,当然学校釆用的严格教学模式也是原因之一,每天都有大量功课需要完成,当然除了正常煅炼运动的时间外,也没有多少玩的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