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八章 新舰下水(四)-第2/3页





    虽然青州级防护巡洋舰的性能优越,但毕竟是属于大型防护巡洋舰,造价较为昂贵,而且这一型防护巡洋舰主要是用于远洋破交、护航,在目前人民军海军序列,不会大量建造,因此需要设计一型吨位较小,而且价格较便宜,可以大量建造的防护巡洋舰,兼具远洋破交和近海巡航的作战能力,并且和青州级防护巡舰形成高低搭配,这也华东政府造舰计划的3500吨级的型防护巡洋舰。

    这型军舰的设计是在1902年11月己经定稿,舰体的尺寸为:长95米,宽12米,吃4.8米,排水量约为3500吨;舰载武器为:前后各一门双联155毫米主炮,副炮为2门双联100毫米炮,4门双联75毫米炮,4门双联50毫米速射炮;装甲为:穹甲低部厚度为100毫米,弧顶厚60毫米,主炮装甲150毫米,副炮装100毫米,司令部装甲180毫米;动力为:两台5000马力往复式三涨蒸汽机,锅炉12座,预计航速为22-23节。造价预计在80-90万白银左右。

    和青州级防护巡舰相,这型军舰的排水量只有6成左右,舰载武器更是缩水到4成,装甲也取消了侧舷装甲,只保留穹甲,而航速也下降三节左右,但造价却是相当可观,一艘青州级防护巡舰大约可以建造2.5艘这型军舰。另外尽管火力、防御、航速都大幅下降,但仍然可以执行破交、护航任务,毕竟完成这些任务也并不需要很强大的战斗力。

    这型军舰是在1903年1月开建,由于这时钢铁厂己经能够生产这种小型军舰的龙骨钢材,以及均质钢板,因此材料的自产化己经得到大幅提高,可以说除了装甲钢板以外,其他的舰体钢材华东政府基本都能够自产,可以说这是造舰自产化的一个重进步。

    而且有了建造青州级防护巡洋舰的经验之后,穿越者也开始偿试独立建造这一型军舰,所有工人全部都是青岛造船厂的员工,而徳国的技术人员全部都不亲自动手,只是在必要的时候提供顾问和技术指导。

    除去这一艘型的防护巡洋舰之外,穿越者还设计了两型驱逐舰,也是按高低达配,高端的一型吨位在1500-1600之间,舰长90米,宽10米,吃水3.5米,配备的武器为前后各一门双联装125毫米径主炮,两门双联装75毫米径副炮,4门双联50毫米速射炮,三联装530亳米*发射管两座,航速24-25节。这一型驱逐舰的任务主要是能够协同主力军舰进行远洋作战。

    而低高端的一型吨位在1000吨左右,舰长86米,宽9米,吃水3.2米,配备的武器为前后各一门单装125毫米径主炮,两门单装75毫米径副炮,4门双联50毫米速射炮,双联装530亳米*发射管两座,航速21-22节。这一型驱逐舰的任务主要是近海巡逻、护航、护渔,海治安,以及进入内河作战。

    由于这样两型驱逐舰的建造技术水平较低,而且对舰体材料的要求也不高,一般的钢材也够了,而舰载武器也都可以由青岛兵工厂生产,只有蒸汽机、锅炉、电机等少数关建设备需要从德国进口,因此自产化率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在1902年11月己经开始建造,现在都己经基本成型,预计在一个月内可以下水,只不过由于这两型驱逐舰实在太不起眼了,而且驱逐舰这一舰种在这个时代的海军序列属于炮灰的角色,穿越者也没有进行大肆的宣传。

    在青岛造船厂里转了一圈之后,工商代表团的商人们都颇有感触,虽然说这座造船厂有德国原来的低子,但海外华人在接手两年以后,能够达到现在的样子和技术能力,以过去清廷的标准和效率来衡量,都是相当难得的。商人们在海都听说过海外华人重视实业工商,与欧洲各国相似,但毕竟都没有亲眼见过,而且这些商人谁也沒有去过国外,因此没有一个直观的感觉,而在商人们想法,大概也是和洋务运动成立的什么江南制造局、天津机器局之类的工厂企业类似,当然要稍好一些也是应该的。

    但参观了青岛造船厂之后,众商人们才知道自己以前都想错了,海外华人建立的工厂和洋务运动创办的工厂在组织结构、管理、运作等方面都有本质的不同。这么看来,在青岛接下来的考察大概还会有更多的惊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