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玉棺?-第2/3页





    “分析有道理,你看,洞内除了蜿蜒小道外就一口水潭,水潭突兀出现在这里,且四周并未水流入,它靠什么维持干净、清澈。”我说完,水潭右侧旁一块青石板引起我注意。

    “这块石板铺设在这里,很有违和感,也不是小道上前行石板。”我站在石板上看向潭底,“欣怡,你来看,从这个位子看潭底多了什么?”

    “这,这是折射机关?”张欣怡惊呼道,“利用潭底缝隙投射处柔光,再经过鹅软石折射在潭面上,将机关口映射到水潭面。”

    说实话,我也很惊讶,投射机关在古代很少出现,它需要精确计算投射弧度和水潭面位子,缺一不可,在当时科技不发达阶段,很难形成,如果放在现代,倒也不新奇。

    “机关应该就是潭底最里侧那颗小石,我在考虑一旦打开机关水是直接倾射下去还是?”张欣怡问道。

    我摇摇头,“还是在潭中,只是最大那颗鹅软石会立起,水量不会减少,不然投射弧度就不成立。”

    虽然这是猜测,可当我压下小石后猜测变成现实。巨大鹅卵石缓缓立起,四周石壁将水阻挡在外,等鹅软石上升到60厘米高,鹅软石表面如一道门般渐渐向两侧推移,出现一个刚够一人进去的通道。

    我踮脚用手电筒照射其内,发现通道内立着一根绳子。

    “我先进去,等我喊你进来你再进。”我说着走入通道口,抓住绳子一划而下,“欣怡,下来吧。”

    来到通道底口,正对面摆放着一块闪烁玉石,玉石不大,与通道口面积相等。

    “这玉石摆放位子应该是起到吸收作用,可四周空间狭小,我觉得应该还有下一层。”说着我观察石台上玉石,发现玉石嵌入石台中且石台并不是摆放,而是和地面连接一起,晃动间纹丝不动。

    我轻轻触摸到玉石上,阴凉感让我体内舒爽中夹带着翻滚气息,“这玉石是养魂极佳宝贝,我很好奇,石台下面到底有什么。”

    “你准备怎么做?”张欣怡说完指着玉石,“你打算打开它?可是我们还不知道底下有什么,贸然打开会不会太过仓促。”

    我摇摇头,“不会有危险,这种玉石只会养魂,且对鬼怪有排斥作用,所以可以排除下面是墓穴,但反过来讲养魂肯定需要一个身体,用这么大块玉石来养魂可见手笔之大。”

    思索间,我双手按在玉石两侧,用力转动,只听到吱吱声响起,石台震动不已,顷刻间石台右侧出现一道门,门开启,一排向下台阶陡然出现。

    “待会儿小心点,跟在我后面。”我们一前一后匍匐进入通道,走下台阶,约莫走了百个台阶才到底下,底下空间很大,正中一口玉棺摆放着。

    “玉棺?”我惊讶来到玉棺前,在棺内一个女子躺在其中,面色红润。

    我本能拉着张欣怡往后退两步,在惊愕中一丝惧怕油然而生,虽然我两对视都认知到棺内女子应该已经死了,只是玉棺神奇或者其它原因导致容貌身体不腐,但这种事情即便在书中也很少记载,倘若在极寒之地,温度零下几十度甚至上百度,冰冻一人肉身不腐可以做到。只不过玉棺温润,温度完全不支持。

    “似玉非玉胜似玉,有水晶透明,也有玉温润。这口棺应该不纯粹只是玉棺,太过神奇。”调整心态,我来回研究玉棺,“棺内女子应该就是在养魂,通过玉石吸收作用,可这样太过违背常理,很明显棺内女子七魄仍在,至于三魂看其面容也俱在,不然养魂也不需要,这口棺除了能肉身不腐还可以阻断黑白无常前来勾魂,到底是用什么材质建造而成?”

    “这服装你认识吗?”张欣怡看着棺内问道。

    我摇摇头,“这方面我研究很少,但绝不是先秦两汉,也不是明清两朝,咦,女子手上戴着玉镯很像清凉寺那冤魂送我的,可惜不能打开,不然还能研究一下。”

    “这女子相貌很惊艳,衣着雍容华贵,身前也是高贵之人。对了,阿茂,养魂到什么程度人会苏醒?”

    我思索片刻,“我也不确定,应该是三魂归位吧,人体三魂胎光为元神,是先天真灵;爽灵是识神,是后天思考;幽精对应性格行为,看她样子识神和幽精不确定是否归位,但胎光还在恢复中,只要元神归位就能苏醒。不过具体如何,我也只是猜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