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学院比赛(五)-第2/2页





    “你叫什么?”老副校长问道。

    “王茂。”

    “你很不错,懂得用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来诠释考古,很新意也能全面。第一题就由你获胜,因为我也想不出还能补充点什么。”

    “下面第二题,什么是考古?”老副校长说完,“题目一样,别着急举手,想明白了再举手。”

    过了5分钟,有人站起,“我认为考古就是文化。首先,最先发现遗址后例如周口店、莫斯特、河姆渡、小南海、马格德林等通常会在其后加文化两字,因考古产生了文化。其次用地区或流域来划分文化,比如多瑙河文化,也是因考古让人们知道多瑙河对10个国家的影响。再者用特征遗物来确定文化,比如刚才说到的石器,又比如彩陶,再次验证考古发现最人类认知文明重要。最后用国家或族名来确定文化更是考古发现上一个重要里程碑,因为族别我们知道巴蜀文化,因为国家我们知道秦汉文化、商周文化乃至隋唐文化。”

    老副校长哈哈一笑,“你叫什么名字,来自哪个班级?”

    “我叫周南,是业余组成员。”

    “不错,不错,我看你年级不大,要不你来我们学校学考古,全免。”老副校长说完场内外顿时一片轰鸣。

    “谢谢老师,我会考虑的。”

    “那么第二题就由周南。。。”话还未完,我举手站起,“老师,稍等下。”

    “哦,是你,好,那你来说说。”

    我深吸了口气,“我认为考古就是因果回答。刚才周南所讲述文化是考古之后的成果,那产生文化的原因是什么?是人类发展进步。生物有进化论,这是自然发展规律,如何将生物发展一步一步在现代人面前阐述出来这就是考古,我从来不认为考古只要研究遗迹、遗物,更多还要在古人留下物品中找到人类进化最根本原因?再从人类发展中寻找到万物发展轨迹。”

    周南对考古就是文化诠释已经非常详细,我如果要补充就只能从其它方面入手。

    “好好好,这次算是来对了,你们2人同时答对,都得分。”

    观众席上,“欣怡,这王茂不错啊。”

    “第三题,还是什么是考古?”当下我就站起身,因为在第一题我还没说完的就是第三题老副校长所要隐藏的内涵问题。

    “这么快?王茂你可要想清楚。”老副校长说着从衣袋中拿出一包烟,点着,“你说。”

    “老师第三题考的应该是对考古所发展至今的不足和完善措施是吧。刚第一题我说到相对时代和绝对时代,无论是地层学、类型学还是文献书籍记载等都是考古人员或者盗墓人员经岁月累积的经验或者是一种方法,可地球很大,大到用这种方法不一定能全面解释历史,可接下来该怎么做?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中国考古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保护文物的法令,让以前存在的盗墓人员失去了可发展空间,虽然文物得以保存,但考古发掘却渐渐延缓下来,因为现在考古学者都是以保护为前提,而不是想方设法去破开墓穴或遗迹,这即是利也是弊。考古是一门学问,是一项探索工作,所以我认为一探到底才能称为考古。”

    观众席上掌声不断,夸奖言语回荡操场,我看着张欣怡,突然发现这种感觉很奇妙,我好像有点渴望这样场景。

    “你很大胆,但我喜欢一探到底这四个字,恭喜你,这题通过。”

    我再次看向张欣怡,她在笑,很美。

    “茂哥。。王茂哥,你真是我偶像。”“以后我就和你混了。”场内叶修文和郭汉良来回吹捧。无意间我看到左侧周南转过头竖了竖大拇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