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方才被当众点名, 姜扶瑶并非真如表面上看起来那般平静。

    甚至是难堪的。

    的确,在娱乐圈的这几年,她因“演奏能力”被骂也不是一次、两次。

    但那都是作者的锅,她问心无愧。

    可被指挥单拎出来, 甚至麻烦首席开了“小灶”, 耽误人家的练琴时间

    这完全是她自己的原因。

    如果路遥锦在, 可能还会反过来讽刺她“自己都没做好准备,怎么好意思说别人的。”

    琴背与锁骨轻触,隐约的凉似透过针织衫直侵肌肤。

    坐在板凳上,姜扶瑶微微抿唇,看着面前的谱子, 神情认真。

    这次排练,她一定要演奏好

    基础摆在那儿, 经过两小时有意识的练习, 姜扶瑶对乐团的演奏模式迅速上手。

    已然能做到与首席无二, 更遑论融入小提琴第一声部的众人之中。

    而随着这次与其他声部合作的排练, 她也对乐团演奏有了更深的了解。

    相比音色单一的独奏, 交响乐通过各个乐器的完美碰撞与配合, 无论画面表达还是气势场面都更丰富,也更强调指挥的重要性。

    看似是乐手们在吹拉弹唱, 实则是指挥家在“演奏”。

    乐手们就是他的乐器。

    人们欣赏交响乐时经常指明听某个指挥家的版本, 便是因着其他指挥家的版本都没有指挥出他喜欢的“味道”。

    右耳是单音合奏的同谱旋律,左耳是低音和声的第二声部,抬眼是第一次见面便给了她“下马威”的指挥。

    对习惯独奏的姜扶瑶来说, 这无疑是非常新奇的体验。

    近十分钟的演奏, 适才一曲结束。

    演奏员们手臂垂下, 身体微微放松, 等待闫老师的点评和建议。

    “在我说之前,你们先讲讲自己对这次排练的看法吧。”

    拉过来一个木凳子,坐下,闫同贺看着台上面容尚稚嫩的孩子们。

    说说他们自己的看法

    乐手们面面相觑,有些愣神。

    他们只是按照谱子和指挥的手势演奏,有什么看法这种事直接问指挥不就行了

    指挥也是这么想的,怔了下便开口“老师,我”

    抬手,示意指挥不要说话,闫同贺指了指大提琴声部“就从大提琴声部开始吧,一个一个来。”

    怎么就突然从他们声部开始了

    大提琴声部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一脸懵。

    所以闫老师到底想听他们说什么啊

    见没人说话,闫同贺换了个坐姿,便直接自己点人。

    “大提琴声部,第二列第三个,穿红色羽绒服那个女生。”

    “长号第二个穿黑色棉袄的男生。”

    “单簧管短头发的女生。”

    闫同贺挨个声部点过去,一个声部点三到五人,被点名的乐手既茫然又郁闷,却也只能硬着头皮站起来,随便说两句万金油。

    比如“我觉得演奏得不错,但细节部分还需要完善”,又比如“排练场合不够正式,需要去演奏场地多排练几次”。

    有人上过闫同贺的课,猜到他这是不满了,要整治大家,干脆甩锅新人“整体不错,不过小提琴声部的新人好像不太适应我们的演奏模式,指挥刚刚还让第一声部的首席带他们去房间单独练习来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