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拜祭-第2/2页





    侯峒曾的庙前,写着华烈帝之墓,简简单单的没有什么开山劈石的陵寝,只有一行小诗映证了他一生的功绩:

    长江水流响潺潺,当日血战嘉定前。

    城头抛却汉儿骨,胡风南渡山海关。

    烈皇乘云驾升仙,空留长子镇河山。

    黄暤高举六融日,茫茫四海已归安。

    作为追封的皇帝,这样的陵寝不禁让人心生敬畏,侯玄演花了无数的钱,也不想在这种事上花费冤枉钱。

    要知道一个皇帝的陵寝,往往需要几十万人,辛辛苦苦忙个几年,还不一定能修好。满清鞑子几个皇帝的墓,都掏空了国库,比军费什么的可多太多了。而且几乎都是刚登基掌权,就忙着修坟,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被雷劈了。

    当然最后他们的坟,都便宜了孙殿英...被炸开之后挫骨扬灰,搬空了陪葬的珍宝,也算是这个军阀头子,干了几件好事。

    侯玄演已经想好了,等自己百年之后,也在这竹林辟一处墓地,和家人团聚就好。

    不远处是黄淳耀兄弟的葬身之地,留下一间英王庙,门口石碑上写着一首诗:

    百战孤城破,刀头半屈身;二公扶正气,一死作完人。

    练水忠魂壮,兴朝祀典新;尚留余恨在,误国是庸臣。

    夕阳西下,祖孙三人收拾简单的杯碗,就像是普通家族前来祭奠长辈一般,慢慢走出了竹林。

    侯玄演叹了口气,说道:“满清南下,恍然似梦,不想已经过去两年了,现在想来还跟昨儿一样。”

    侯岐曾大有同感,兄长教导自己的读书,也像是昨天的事,不知不觉已经老泪纵横。

    在他怀里的太子,还不懂事,看到老人流泪,竟也知道伸手擦拭。胖乎乎的小手打在老人脸上,不可谓不疼,但是侯岐曾却喜笑颜开,红肿的双眼和氤氲的眼眶,伴随着开怀的笑脸,喜道:“俊儿如此聪颖,必定是个能成事的,守住咱们侯家的基业。”

    “呵呵...”侯玄演无限怅然,悠声道:“匆匆百年人去楼散,儿孙自有儿孙福,就不是我们能掌控的了,只愿他守住这大好河山,别丢了千年的脊梁,幸甚至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