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浅谈治国之策



    “为何没有?”

    阿大健反问道:“大未王朝有人口数千万,如咱家这种,一心想为大未王朝效命者比比皆是。”

    “奈何咱家这类人没有门路,无法踏入仕途。”

    “唯有把那些贪官污吏斩杀,咱家这类人才能有更多的机会。”

    “嗯,你继续吧。”

    赵平点点头。

    这一点前世也有证实。

    君不见,有N多的大学毕业生急迫脑袋也要考公务员吗?

    以及那些被查出来问题,双规的官员。

    他们的职位,同样有很多双眼睛在盯着,谁又真的忌惮上面的手段了?

    只要埋头苦干,一心为民,便能安然无事。

    所以阿大健说的也算在理。

    “其二,鼓励商贾之道。”

    阿大健又接着说:“一个国家想要繁盛,就必须有商贾的支撑。”

    “不对啊。”

    赵平反驳道:“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是最低的。”

    “甚至都无法参加科举考试,想要为官,要付出比别人更大的努力,还要耗费心力去活动,才有一线机会。”

    “而且无奸不商。”

    “你鼓励商贾,不是想要让人人都成为奸商吗?”

    “呵呵。”

    阿大健嗤笑一声,“愚人之见。”

    “刚刚你问过咱家商贾之道,咱家就言说过,想要维持长久之计,必须要诚信经营。”

    “都诚信经营了,何来的奸诈之说呢?”

    “而且你看看整个大未王朝,那些老老实实种地,干活,做工之人,有几个富裕之辈?”

    “哪个郡县的富户,不是商贾出身呢?”

    “而且咱家在京城待了这么久,也看的非常清楚明白。”

    “朝廷不鼓励商贾,甚至厌恶商贾,可那些人在当了官,掌了权,无一不开始从商。”

    “像钱家,手中有天下钱庄。”

    “像木家,手中有一品香酒楼。”

    “像京城户部尚书刘来假,手中也有布庄。”

    “还有尚书令许纯,手中掌管的盐。”

    “还有掌管漕运的,掌管刀具的,农具的等等,比比皆是。”

    “一边骂商人奸诈,一边却又暗中从商。”

    “若咱家估计不错的话,正是因为他们这些人想独揽那些生意,所以才肆意贬低商人,好让他们一家独大,持续为他们提供源源不断的银钱。”

    “说的好!”

    赵平拍手称赞。

    他记得,前世在刚读大学那会,宿舍的几个兄弟也讨论过这个问题。

    为何中国古代会持续性的重农抑商?

    答案也五花八门,各不相同。

    有人说,因为商人奸诈无比,唯利是图,所以被世人厌弃,导致地位越来越低。

    也有人说是因为商人不便于统治。

    毕竟封建社会没有商税,赚取的银子,不用上交国家。

    而农民需要耕种,要缴纳各种各样的赋税,比较听话,商人若成了气候,就容易影响朝堂的稳定。

    所以皇权至上的社会,是要贬低商人的。

    同样,也有人持着跟阿大健相同的意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