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纪闻》介绍和摘录



    《靖康纪闻》为宋人笔记,北宋人丁特起撰,分上下卷、拾遗,前有作者自序,记载了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的事件特别是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的事件。靖康之难期间,金军在城内搜刮数日,掳徽宗,钦宗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卿等数千人后北撤,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北宋从此灭亡。

    丁特起,北宋末太学生,合肥人,金军攻开封时,丁在城中,数度上书乞早决用兵议和之计,后以亲身经历写成《孤臣泣血录》。《孤臣泣血录》又名《靖康纪闻》,是现存记录“靖康之变”事迹的第一手笔记资料。

    ●序纪闻者,纪靖康元年中事也。春正月五日,金人拥兵犯京城。二月十二日,退师。秋九月,陷太原。冬十月,陷真定,继陷滑州等郡县。十一月二十五日,拥兵再犯京城。闰十一月二十五日,陷京师。明年,春正月十日,邀皇帝出郊。二月六日,废帝。九日,邀太上皇帝、皇后、太子、诸王、公主、嫔妃等郊外。三月七日,改伪楚,立张邦昌,僭号夏。四月一日,退师,拥二帝北去。四日,邦昌伪赦。九日,册命元佑皇太后。十一日,元佑皇太后垂帘听政,邦昌复避位,收伪赦。五月一日,皇弟康王即位于南京,改元建炎,大赦天下。孤臣特起自春徂夏,适在京师,初迫桂王,尝为西枢门下客,颇得其事。继游函关,与同舍郎讲问尤详。悉痛二帝之播迁,悯王室之颠覆,咎大臣之误国,伤金戎之强盛。事有不可概举者,大惧天下后世或失其传,无以激忠臣义士之心,无以正乱臣贼子之罪,无以知吾君仁圣忧勤而罹此不辜之实,因列日以书之。起元年十一月,至明年五月一日,目击而亲闻者,罔敢违误。其间褒贬,允协公议,非敢徇私臆说也。盟于天,质于地,告于祖宗之灵,斯言无愧。如其青史,请俟来哲。宋孤臣丁特起泣血谨书。

    摘录:(靖康元年十一月)十六日,金使王芮等十三人到阙议割地,其辞颇不逊,仍欲大臣亲谕河东、河北之民,交割地界,朝廷许之。是日,边报益急。

    十七日,道路传闻游骑已渡河,执政诸公似未深信,皆云:“自秋末,佥事李回已将兵防河矣。”但边报益急,殿前司乃遣马纲作斥堠。已而召募忠义团、结使臣,将以修守御。是日戒严。

    十八日,既戒严,内外惊扰,近城居民流离迁徙者,不绝于道。军人保甲乘时作乱,劫掠财宝,焚烧庐屋。得城东巡检魏清捕杀三百余级,稍定。朝廷指挥城外居民搬入,听就寺观止。

    十九日,开封府揭榜云:“前日北兵来,系拆彦质溃兵,已招安讫,城外居民,各仰归业。”……是夜二更,马纲还报,金人已渡河。大臣犹未之信,再遣使臣刘词,将步骑三百出封丘门远探。(金兵来之前汴梁城的准备,人心慌乱)

    二十日,刘词远探星驰而还,云:“兵次陈桥,为金人掩杀,伤者几百人。”大臣始仓皇,而计无从出矣。是日增置都大提举京城四壁守御使官吏,以枢密聂昌领之。(金兵杀到陈桥驿)

    二十一日,诏罢诸司庶务,专以应副军期为主……

    二十三日,命保甲、军人、百姓、僧道等上城守御。其势日益紧急,执政直宿聚议,亲视诸城。又置四壁弹压提举官各一员,都统制官各一员。提举东壁王时雍,南壁舍人李擢,西壁侍郎邵溥,北壁给事安扶。统制东壁辛康宗,南壁高侍,西壁张,北壁刘衍。其余诸门,弹压统制官不可殚记。又命刘延庆提举西壁,刘副之。(征发百姓守城,分配将军的防区)

    二十四日,王琼、郑建雄勤王之师八千人到阙,上令此兵驻扎内地。

    二十五日,殿前司以京城诸营兵万人,分屯五军,以备四壁策应……迨晓,遽传兵已满四壁,乃降黄榜,告谕士庶云:“金人游骑已及郊畿。”士庶读之,莫不惊惧。

    二十七日,诸城搜索奸细,豪猾辈因缘骚扰,往往及无辜。已而群聚捶杀太尉辛康宗及使臣等,四壁扰乱。迨晚,捕为首者五人,腰斩东壁……民情惴惴,造撰传播之事非一。军兵辈复乘间骚动,朝廷患之,散榜立赏,缉捕甚紧,斩首号令者相继。金人水土之工日夜不辍。是日,诸门缚炮架,造鹅车。(金兵未到就汴梁城就先内乱,杀了负责防守东边城墙的太尉辛康宗,城内谣言四起,金兵抵达开始造攻城器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