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拓展人脉



    关之逸一听,浑身像是遭了一个霹雳,简直是说到了他心坎上了,“哎呀,知己也!我也是这么想的,包先生,您继续说!”

    包国维不慌不忙,虽然以前数学他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剩下一百四十分全要不起的主。

    但是涉及文学历史方面,听一遍看一遍便能记得牢固。

    只是没想到,当年完全没用的水课,现在却能派上大用场。

    他急忙尽力将之前所学所背回忆起来。

    “嗯。”包国维心中默念,他有了灵感。

    “张恨水先生曾写过一句话,‘穷和忙,哪许可我去替古人掉泪。’,我想这句话便是道尽了他所作小说的全部意图,不为古人而写,而为改变今世实事所作的罢。”

    关之逸若有所思,连连点头。

    ……

    两人顿时交谈甚欢,竟然忘记了时间,全然忘记了前面还有个开车的司机。

    关之逸看上去是年纪约莫四十岁有余,大了包国维将近二十多岁了,之前称包国维是先生,肯定是因为外洋女子的缘故。

    不过,现在这声“先生”却有了些许敬佩之意。

    而从关之逸的对话中,包国维得知,关之逸原来是前朝的举人。

    虽然,在后来新旧交汇的时期,他举人的身份彰显了他本应该作为旧的一方,应该会非常排斥新的东西。

    但是,关之逸却并不如此,并不守旧,反而喜欢创新,喜欢新的事物,并且主动去接触,竟然也读了不少西洋的著作了。

    关之逸是那种扯开陈旧的世界的一角来看一眼的人,但是不能窥全貌,故而时常心中有难排解的忧愁。

    因此,他也十分看重文人。

    听包国维满腹经纶,啥都能够扯到一点,从时事、到风土、到文章,扯出一点来,还总能叽里咕噜说一堆东西,倒是自圆其说。

    还总能说出一些感觉超越了这个时代的话来,让关之逸感觉到非常新奇和通透。

    所以,今天见到了包国维,还真有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这让关之逸对这个年纪不大,衣着寒酸的小伙子颇有好感。

    “唉,包先生,你有所不知啊!关某人,是读书人,身边也是读书人,不过他们大多是守旧的无趣的,人本来就旧,还老拿着本旧到发黄的老书,摇着头,整日‘之乎者也’地念叨,让我头疼得狠啊!”

    “哈哈。”包国维爽朗地笑道。“别看他们年纪大,读了那么多事,但却不懂变通,我想像关先生才是真正的文人呐!他们不理解你,便随他们说去罢!”

    听罢,关之逸彻底被包国维所打动了,他顿时心中有一种如获至宝、知音难觅的感觉。

    包国维一看他的表情,便知道鱼儿已经完全上钩了。

    “包先生,真的是太可惜了,直到将近四十多岁的年纪,才遇见了像包先生的这样的人。若包先生不嫌弃我年纪大,今日咱们不如结为兄弟?!”

    包国维一愣,也没想到这关之逸甚是豪爽,虽然是一介文人,但将辈分礼法抛之脑后,也没有文人的傲气,倒有些古代绿林好汉的味道。

    正所谓,出门在外,多个朋友多条路。

    何况关之逸可不是一般的朋友,包国维也不会轻易放过这次机会。

    但包国维却并不心急,以退为进。“关先生,真的是太抬举我,我也只是一个水乡镇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