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教化之功



教化之功。

好大的功劳。

李攀龙心中若有所思地琢磨了一下,似乎也不是不可以。

同时也明白自己的文章,为何没有被人选中,相对于普通百姓们的认知来说,却是深奥了一点。

经常玩弄文字,差点被文字所误。

了解的新的写作方法,李攀龙心中就有底了,知道该怎样下笔,才会达到殿下想要的效果。

而自己大胆留下来,也算是走对路子了。

只要做得好,往后青史留名,也不是问题,都说裕王殿下是财神,在他看来不但是财神还是福禄神。

也就那些没有机会,又不肯努力的人,才会在背后酸。

说什么有人作弊。

还说什么,有幕后交易。

全都是胡扯,虽然他曾经也是这些人中的一个,可现在他站在了裕王殿下这一边,就不可能再诋毁给自己机会的贵人了。

朱载坖一番鼓励之后,也就不再去管具体的事务。

只等着最终的结果。

眨眼三天一晃而过。

大明第一张成品的报纸就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前。

朱载坖下的成本也很大。

报纸刚刚印刷出来,就大把地撒出了银子,雇佣一些小孩子来沿街叫卖。

瞬间,在缺乏娱乐的年代,新鲜事物,瞬间就让一些人爱不释手。

识文断字的人,一边批判着报纸上文章写得狗屁不通,却又一边地大声读者上面的内容。

因为他们发现,只要他读的声音够大。

身边围着的百姓们就多。

这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在同样是读书人之中,自己不是最好的,可在百姓们之中却又是最有学问的。

一时间,内心中一种被人需要的感觉就填满了胸膛。

到处都能够见到,放下读书人的架子,给百姓们解释报纸上文章的人。

而那些真正有些文的人,怎是看到了他们手中的权利,正在被别人使用。

言论本就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

皇宫之中。

嘉靖也在读者报字,不时地蹙眉短叹。

叹息的不是报纸上面的文章太过庸俗,而是报纸这样的好东西,出现得实在是太晚了一点。

明明他手中捏着邸报这样的大杀器。

却一直都只在官府之中流传,没有想过放出去让百姓们去看,去读,去听。

导致许多的政令,被一些狗东西歪曲得自己都认不出来。

银子官吏们捞了,坏名声他这个皇帝背了。

实在是岂有此理!

‘让鸿胪寺的人,也按照这样的报纸,办一份属于我大明的官报。’

嘉靖已经想好了,该怎样去利用报纸,来引导外面对他不利的言论了。

翌日。

朝会上的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报纸。

大臣们谁都不想把他们文人手中的这一权利交出来。

可现实已经逼迫的他们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实在是朱载坖发报的速度太快,也太过突然了一些。

若是上朝堂有人提出来的话,绝对会有一大群人上去奏疏一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来辩解这件事的不可行性。

从而让报纸这一新事物,胎死腹中。

“皇上,报纸可以办,但必须要有律法来约束,不然谁都能够去办一份报纸的话,那么事情将走向不可控的局面。”

严嵩想得明白,既然事不可为,那么就把办报纸的权利,收回朝廷。

那么捏住了口舌,还不是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皇上,臣附议首辅的提议,还请皇上新成立一个专门规范报业的衙门,免得流言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鸿胪寺的寺卿立刻上前奏言。

严嵩抬了他一把,他也得投桃报李。

尽管他也明白,这件事情成立了之后,衙门又会被单独提出去,成为一个可以和税务司差不多的衙门。

但借着这个机会,建立自己的鸿胪报也不是不可以。

相信其他的衙门尚书,也都有这样的想法,不然又得拉扯一段时间才行。

“嗯!是这个道理。”

嘉靖点了点头。

报纸的好处他看到了,可不好的地方他也看得到。

言论必须控制在朝廷的手中才行。

“这件事就交给鸿胪寺来办吧,务必尽快办好,不懂的地方,就去找载坖报社的人好好的学习一下。”

嘉靖目光扫视了一下底下的群臣们。

还是没有忍住说道:“这么简答的东西,就没有一个人想的出来,看来朕的朝堂之上,蝇营狗苟之辈不少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