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忐忑不已的王信



    李儒和杨一川还在继续聊着,有关于这革新之后的造纸术,有关杨一川后续的大动作。李儒光是听杨一川的这些想法,这些计划就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觉得十分疯狂。

    “这新的纸张的确比原本的纸张好太多了,如果都是这样的纸张,那对于文学和教育的发展的确是太重要了。”

    “还有这卫生纸,的确是摸起来很舒服,用起来应该也很好吧。”

    李儒最后评价的事这种用来印刷纸币的纸张,李儒把这纸张拿起来观察了好一会,如果没有杨一川的解说,李儒也只是觉得这纸张还不错的样子。

    “这种纸张的技术是最先进的,现在来说,应该是没人能够仿造出来的。而且不止是这纸币的纸张,在纸币的制造过程中,其中有很多辨明纸币真假的方式。这样吧,等过些日子,生产出一些纸币之后,我带过来给你看看。”

    “这金银啊,还是太重了,不方便携带,但是有了这纸币就容易多了,就这么一张纸就可以相当于十两银子之类的,不是轻便了很多?而且这纸币找零也简单多了。”

    “可是,百姓都用惯了铜钱,用银两。这改用成纸币,百姓恐怕不会认账,而且估计不好推广。”

    杨一川也知道了李儒的担忧,“没事的,有办法的。首先就说金银都是国家需要的金属,这用纸币来取代金银和铜钱。我也知道推广有难度,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全城同意推广,如果城里的所有人都用纸币的话,那么也不会有什么问题。最好是百姓都自愿换成纸币使用,实在不行,稍微强制性一些也没什么关系。”

    李儒还是有些担忧,“殿下,这恐怕不好吧。如果强制性推行,恐怕民心不稳啊。”

    “民心不稳的主要问题,是害怕自己的纸钱没有用。如果能用的话,他们还会民心不稳吗?照样能买到柴米油盐,能去消费的话,又怎么会有民心不稳的问题?金银铜币之所以成为货币,是因为大家公认他,用它来作为货币,那纸币只要大家认可了,同样也可以作为货币。”

    “李大人,不要忧心,我这回去完成一本书,有关商业有关经济的,到时候李大人看看,就明白这些事情了。”

    李儒知道自己阻止不了杨一川,只是希望在这其中不要生出太多的事。纸币的事李儒或许有些犹豫,但是杨一川说得义务教育的事,李儒还是很支持的,甚至可以说是全力支持。

    杨一川离开李儒这了,打算等印刷术也改革之后,用新式的印刷术配合上新的纸张,来推行这个义务教育的事。

    杨一川回去了,这两件事可以说是西和城的又两件大事。心在还在动工,并且逐步进行的全城建设也是一件大事。

    杨一川这今年继而连三的大动作,如果按照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这一年的时间,就足够改变西和城的格局了。而且改变的不是一点半点,这基本上是彻底改变了。

    而且最严重的影响不是在西和城,而是在全天下。如果这样的变革对西和城有很多有利的影响,那杨一川和李儒势必会把这些上报给朝廷,朝廷也就是杨天赐这个皇帝,势必会按照西和城的这种影响,推广到全天下。

    而西和城也不是杨一川的终点,杨一川的目标最少都是全西和州。李儒也知道杨一川的锐意进取,知道杨一川是为了百姓好,但是杨一川这样的变革,还是会带来很大的动荡,这是李儒不得不考虑的。

    不过,杨一川也没这么早就行动,而是经常让人和西和商会里的这些大家族去通通气之类的。这个人选自然就是之前代替杨一川去会议上推广时钟的人,那个亲卫军秦海。

    秦海现在算是被杨一川选出来,暂时代替自己去处理西和商会的事了。总体来说,秦海做得还不错,杨一川也有意培养一下这个秦海,估计以后西和商会的事,杨一川也不会再自己亲自跑了。

    西和商会的这些大家族现在可是惶恐不已,推广义务教育可以,出钱出力没问题啊。这种事做了,能得个好名声,也能给杨一川留下好印象。可是纸币的这件事让这些大家族发怵了,把真金白银交给杨一川,随后换成了这种他们眼里根本不值钱的纸,他们哪个愿意就这么交出全部家当的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