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英才济济



    房玄龄微微点了点头,这名家仆立马将众人请到了客厅之中,不一会儿孔颖达缓步走了过来,看见房玄龄便拱手说道:“在下拜见房大人。”

    房玄龄赶紧上前说道:“孔先生乃当今大儒,晚辈如何敢受的起先生之礼。”

    孔颖达忽然看着杨延裕,有些郁闷的说道:“这位公子看着有些面熟。”

    没等房玄龄开口介绍,杨延裕便拱手说道:“晚辈杨延裕,见过先生。”

    孔颖达闻听杨延裕这番自荐,顿时情绪激昂,缓缓跪了下去说道:“草民拜见陛下。”

    杨延裕微微一笑,将孔颖达搀扶起来说道:“未曾禀明身份,便冒昧前来,希望先生莫要见怪。

    孔颖达受宠若惊的说道:“陛下光临寒舍,老朽不胜荣幸,怎么会见怪呢?”

    杨延裕等人坐下之后,孔颖达便开口问道:“不知陛下前来所谓何事?”

    杨延裕抿了一口茶水,缓缓说道:“实不相瞒,这次朕前来专门是为了邀请孔先生出山的。”

    孔颖达闻听延裕这番话,眉头一皱说道:“陛下的心意老夫心领了,不过老朽如今每日沉浸在写字读书中却也悠然自得,恐怕不能胜任陛下安排的事情了。”

    杨延裕轻轻一笑说道:“先生乃是如今天下士林中的领袖,多少学生想要拜入先生门下,求的先生指教,而今朕建立了国子监,打破之前皇子皇孙,达官贵族子弟才能去国子监求学的传统,就是为了给我大梁培养优秀的俊才。”

    孔颖达捋着胡须说道:“国子监的事情,老朽已经得知了,对于陛下这番大刀阔斧的改变,老朽也钦佩不已。”

    杨延裕看着孔颖达说道:“朕冒昧前来,就是希望先生能入驻国子监,替大梁培养青年才俊,到时候先生的学生桃李满天下,不就可以重振孔圣人的风采了吗?”

    杨延裕这番话使得孔颖达眼前一亮,先祖曾经不分贵贱的教导了三千名弟子,使得桃李满天下,而今杨延裕给了自己一个可以重振孔门的机会,自己倘若不答应的话,那么不是就失去了一个重振祖业的大好机会吗?

    看着孔颖达脸上不断的变化,杨延裕趁机说道:“想当年孔圣人招收学生尚且不分贵贱,悉心教导,最辉煌的时候,曾经教授三千名学生,如此盛大场景,想必孔先生应该很向往吧。”

    孔颖达拱手斩钉截铁的说道:“先祖的辉煌过往,在下自问不能企及,如今陛下身临寒舍相邀,倘若老夫拒绝的话,那就是不懂礼数,因此,老朽决定试一试。”

    闻听孔颖达答应了自己的邀请,杨延裕激动不已的握着孔颖达的手说道:“孔先生入驻国子监,肯定会让天下读书人心之所向的。”

    孔颖达拱手说道:“老朽惟愿替我大梁培养些优秀的俊才就可以了,也就不负陛下所托。”

    杨延裕点了点头说道:“两日后,朕就在武德殿等着大人。”

    孔颖达拱手说道:“微臣一定如约而至。”

    待得孔颖达说完这番话之后,延裕,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便出了孔府,向着皇宫走去。

    路上延裕轻声说道:“现在唯独剩下你的舅舅虞世南,还有一个褚遂良了。”

    长孙无忌说道:“陛下请放心,微臣舅父哪里,自然由微臣去说。”

    杨延裕哈哈一笑说道:“既然如此,那么你就以朕的名义去吧,另外你们兄妹许久没有见过你的舅父了,一起去吧。”

    长孙无忌拱手说道:“臣遵旨。”

    杨延裕摆摆手说道:“在宫外就不要这么多规矩了。”

    今日杨延裕最终的目的原本是去邀请孔颖达的,然后通过孔颖达的关系吸引一些有才之士,对于杨延裕来说如今人才还是稀缺之物。只是没想到今天竟然凑巧的遇见了马周。

    历史上马周可是唐朝宰相,出身贫寒,但是却博古通今,喜好读书,可以说是一个治世能臣,杨延裕轻声对着身边的房玄龄说道:“明日马周前去吏部报告的时候,记得令克明带着马周前来宫中找朕。”

    房玄龄点了点头说道:“请陛下放心吧。”

    国子监招收学生的事情如期进行着,翌日清晨,杨延裕待在南华殿,教导自己的儿子杨平和杨定习字,门外的闫乐走了过来说道:“陛下,孔颖达,马周,虞世南,褚遂良,姚思廉在殿外等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