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战事又起



    看着延裕果真一点事也没有的样子,李渊点了点头说道:“既然无事,那老夫就去面见太子殿下去了。”

    目送李渊离去以后,延裕便带着李建成来到了自己的房间,李靖,裴元庆与程咬金几人也待在这里,兄弟几人与李建成那也是相当熟悉,因此自然是无话不谈。

    随着延裕的了解,才知道原来当初秦王杨俊率兵响应杨秀的叛乱以后,李渊就已经得知这个消息了,虽然李渊担任并州的刺史,但是手底下并没有多少兵马,因此李渊心急如焚的,将并州守城的五千人马给紧急的抽调出来,前来救援仁寿宫。

    五千兵马从并州竟然只花费了四天的时间就到了仁寿宫,这期间的辛苦,不言而喻,要是按照平常的路程计算的话,最起码需要七八天的时间,而李渊与李建成竟然带领五千兵马日夜兼程,利用四天的时间,终于在仁寿宫将要被攻下的时候,赶了过来。

    可以说这次李渊也是及时的救援了仁寿宫,想必杨坚以及太子杨广肯定会多加赏赐,感念于李渊的驰援。

    兄弟几人相见,自然是无酒不欢,趁着刚刚拿下杨秀的叛军,延裕等人便趁兴喝了起来,就当是庆祝自己还活着。

    第二天一早,杨坚身体大抵是恢复的不错,召开了杨秀叛乱之后的第一次百官朝会,杨坚的气色比起前几天来,已经好的差不多了,但是眉宇间依旧有一股悲伤的神色。

    瞧着满朝文武大臣,杨坚缓缓说道:“现如今蜀王杨秀的叛军已经被拿下,潼关秦王杨俊的士兵,已经派了靠山王杨林前去游说,朕希望杨俊能回头是岸,如果杨俊全然不听,执意谋反作乱的话,那么朕就是大义灭亲,也要杀了这个孽子。”

    闻听此话,杨素缓缓说道:“启禀陛下,蜀王杨秀的叛军已经被消灭,攻打潼关的杨俊将是孤军奋战,微臣如果猜得没错的话,杨俊一定会撤兵,思虑他日卷土重来。”

    宇文述上前说道:‘陛下,秦王杨俊这件事可以稍后再议,不知道陛下打算如何处置柳述,元岩,姚察等蛊惑废太子谋反之人。’

    杨坚想了想说道:“柳述,元岩,姚察等人为我大隋也算是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他们想必也是一时兴起,卷入了这场叛乱,就令尚书省起草诏令,官降三级,罚俸一年吧。”

    闻听此话,宇文述有些不解的说道:“陛下,柳述等人蛊惑废太子杨勇谋反作乱,这般惩罚岂不是有些太轻了。”

    杨坚有些不悦的盯着宇文述说道:“既然宇文大人觉得朕惩罚的有些轻,倒不如你来教教朕该如何惩罚。”

    宇文述闻听此话,当即吓得跪在地上说道:“微臣不敢。”

    杨坚冷笑一声说道:“既然你不敢,那么就去传令吧。”

    而后杨坚又看着杨广说道:“皇后去世,朕内心里不胜悲哀,加之身体不适,无心操劳国事,所以,这段时间朕打算待在仁寿宫,但是长安城却需要有人镇守,国事也不能荒废,所以从今日起,命太子杨广监国,一应诸事皆由太子处决。”

    杨广站在文官首位,听见杨坚这番话,当即有些惊喜的站了出来说道:“儿臣丁当孜孜不倦,精心竭虑的处理好国事,不让父皇担心。”

    杨坚摆摆手说道:“你切记凡事多和众位大臣商议,切莫由着自己的性子乱来,处理国事一定多思多想,我大隋建国不过几十年时间,还需要众位大臣们同心协力忠于职守。”

    文武百官当即拱手说道:“臣等领旨,不敢忘怀。”

    杨广自然是诚惶诚恐的答应了监国一事,这也是杨广梦寐以求的大事,这意味着自己距离那个位置已经不远了。

    自此以后杨广开始着手处理朝政,负责监国一事,杨坚冷眼看着站在武将堆里的杨延裕说道::“这次你立了大功,不知道你想要些什么。”

    延裕当即站了出来说道:“如今我大隋朝内部祥和,百姓安居乐业,但是,东西突厥时有带兵犯我边关,因此微臣想驻守边关。”

    闻听杨延裕说出这番话,杨坚有些意外,有些不解,好好的左骁卫大将军不当,竟然要去驻守边关,没等杨坚说话,只见一名小太监急色匆匆的赶了过来说道:“靠山王回宫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