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好戏连台(下)-第2/3页





    这一下将围观众的兴致勾了起来,见到农人装束的便问其有没有购买券,若有便让取出来报上面的编号字。一时之间报号之声此起彼伏,颇为热闹。每当古成冶答完,便引来一阵叫好声。尽管多数人见不到券上的数字,更难以去验真伪,可是未见有人反驳,那当然就是对上了。

    杨铮自打进来之后,便将一大半注意力放在人群当中,留意着有可能出现的煽风点火之人。只是他身量未长,所见范围非常有限。先前那质疑唱反调之人倒是离他不远,可说了一句之后便不作声了,也不好就此作出判断。

    不过那些带着购买券之人,应有不少是古常勇请来的,不然谁没事干出门还揣着这东西。既然古常勇早有对策,也就不用过多操心了。

    杨铮将目光移回大堂时,忽然瞥见一个有些熟悉的身影,不由怔了一下,随即又朝那边看了一眼。那是一个看着不到二十岁的青年,身形有些瘦削,个头不是很高,正是初次在村后树林里见到姚二刀时,一直倚坐在树下未曾说话的那人。

    那青年见杨铮又看过来,微微点了下头。

    杨铮也轻点了下头,然后便朝大堂内望去。他很确信,之前观察四周的人时,并未见到那个青年。看来对方是有意让他见到的,莫非是有什么话要说?

    祝同知见下面一唱一和,如同戏耍一般,实是气得不轻。周司吏对祝同知耳语了几句,祝同知点了下头,拿起醒木猛地一拍,喝道:“肃静!”待到安静下来,说道:“古家父子扰乱公堂,不让你们吃些苦头,你们就不识朝廷法纪!”说着便将手伸向了签筒。

    吕成亮见了,忙上前一步道:“二尹且慢。方才只是验证了一下古掌柜所言编号登记一事之真伪,并非刻意扰乱公堂。”

    赵澍坪也上前一步道:“是啊,请二尹开恩。”

    这两人开了头,一众秀才纷纷上前求情。祝豫心中权衡了一下,将伸向签筒的手又收了回来,说道:“古家父子,暂且饶你们这回,若有再犯,本官定会重重责打!”

    古常勇与古成冶只好磕头称谢。

    祝同知道:“古常勇,本官问你,你这编号之法与本案有何关系?”

    古常勇道:“禀二尹,姜大田等人的‘杨古井’若是在草民店中购得,必然会有登记,他手中也必然会有购买券。”

    祝同知问道:“姜大田,你可有那‘购买券’?”

    姜大田垂首道:“没有。”

    祝同知又问:“那些坏了的‘杨古井’可是从古记铁铺所购?”

    姜大田道:“不是。”

    祝同知拍案道:“那你是从何购得,还不从实招来!”

    姜大田跪下来磕了几个头,说道:“祝老爷息怒,容草民详说此事。”

    祝同知坐直了身子,道:“讲!”

    姜大田道:“今年入秋后雨水稀少,于种麦一事大为不利。草民所在的夕阳里因排得靠后,迟迟得不到‘杨古井’,村人为此很是忧心。草民受村人之托,来城中购买‘杨古井’,奔走了两日无果。正为此发愁之时,一个自称傅老六的人找上了草民,言道他那里可以买到‘杨古井’。”

    祝同知道:“那傅老六又是什么人?”

    姜大田道:“草民也不认识,见他像个泼皮,自然不肯相信。那傅老六带草民去了个地方,并拿出了三个‘杨古井’。草民见那‘杨古井’确实能用,便动了心。可那傅老六说,他的‘杨古井’要卖一两七钱银子一个。这比古掌柜曾宣称的九钱之价贵了许多,草民自然不愿。可又过了两日,实在等不及了,与村人商量过之后,便寻到傅老六将那三个‘杨古井’买了下来。”

    刘三娃与另一个农人在姜大田后跪了下来,磕头道:“草民的‘杨古井’也是这样买来的。”

    祝同知道:“这么说来,你们的‘杨古井’并非购自古记铁铺,却为何要诬告古掌柜?”

    姜大田道:“祝老爷明鉴,‘杨古井’的制法是古掌柜独家之密,任他话说得再漂亮,这一点可也抵赖不掉。”

    祝同知道:“古常勇,你有何话说?”

    古常勇道:“禀二尹,‘杨古井’的打制之法早已经非草民独家所有。上月十九,草民店中一个匠人举家而走,至今不见下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