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书生纵论(下)-第2/3页





    三个秀才将藩王宗室大肆批判一番,待没什么新鲜说辞了,便又议起了别的事情。杨铮将桌上的邸报翻开,寻找与他们的谈论相关的内容查看,遇有不解之处便即请教一番。

    这几份邸报均为手工抄写,这也是当下邸报传播的主要方式,故而又称之为邸抄(钞)。

    朝廷邸报由通政司发出,基本上每日一份。在京及各地方衙门有专门负责抄写邸报之人,由于这些人所属的地方、衙门不同,在誊抄时均会对内容进行拣选,将那些他们认为无关紧要或影响不大的内容略去。每隔数日,当邸抄的内容积攒到一定数量后,再装订成册发出。

    邸报由京师发出后,经布政司、府、州县逐级转发,每次转抄又会经过一次内容拣选,故而到了州县时,邸抄的内容往往不及通政司所发的一半。

    即便如此,其内容仍可称得上包罗万象,不仅有天子诏谕、朝臣奏疏、官员升黜、封赏赈灾、各地军情等事,也有一些奇闻轶事、野趣怪谈,阅之着实让人大开眼界,对大明的认识也慢慢立体起来。

    不觉间窗外日头西沉,屋里变得有些暗了。杨铮见那三人仍兴致极浓,大有不醉不休之势,且话题已开始转向风花雪月,便起身告辞。临走时借走了桌上的几册邸报,准备回去再细看一番。

    他出了吕家崖,见月盈三人候在村口,身上的包袱仍在,便知是一直等着的,说道:“你们怎的不先回去?”

    月盈道:“二哥一个人,我们放心不下。”

    杨铮道:“这都要到家门口了,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月盈道:“不论如何,多小心些总是好的,二哥切莫不当回事。”

    杨铮笑道:“好,你说得有道理,咱们回家吧。”

    月盈见杨铮手中拿着几册书,接过来放到包袱里。杨铮想起她说过江南有刻印贩卖的邸报,便又详细问了下。月盈道:“刻印的邸报并非时时都有。有时三两日便有新的,有时则要十数天,大抵是要看事情大小的。”

    杨铮问道:“一份大概要卖多少钱?”

    月盈道:“从几分到几钱银子的都有。若只有几页纸,就会便宜些;若是订成册子的,就贵一些。”

    杨铮点了点头,说道:“总是比手抄的要便宜些。”

    此际邸抄价格之昂贵,着实有些超乎他的想像。之前他以为一份邸抄,价值数分至一钱银子应当就差不多了。今日问了吕成亮才知道,一份竟然要半两银子左右。因每份邸抄的内容多寡不一,重要程度不等,这个价格波动会比较大,但至少也得三四钱银子。

    吕成亮处的邸抄,是赵澍坪通过在分司衙门内的关系找人抄的,一册不过数十页。这几乎已是邸抄传播的最末一端,却也要付出近二钱银子的代价。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有人为了尽早得到某些消息,甚至会出数两银子去买一份邸抄。

    杨铮现在正读的《四书章句集注》,印制相当精美,一册也才二钱银子。这可是士子时时要读的书,即便中了进士当了官也要备在身边的。可多数邸抄都有很大的时限性,看过之后放上几个月,便值不得什么钱了。

    由此可见,不在官位上的士子要想及时了解天下大事、朝廷动态,是要付出相当代价的。也不知读书人喜欢议论时政、指点江山的脾性是不是与此有很大关系,花了钱看了报若不能表现一番,怕是总会觉得缺点什么。这样算来,邸抄倒称得上是一种地位商品。

    月盈久在杨铮身边,能够猜到他的一些心思,因问道:“二哥是想印邸抄来卖么?”

    杨铮笑道:“你说做这个能赚到钱么?”

    月盈想了想说道:“怕是有些难。”

    杨铮道:“何止是有些难,要是刻版印来卖,非得亏死不行。秦州读书人少,花得起这个钱的人就更少了。吕相公他们几个家境都不错,邸抄却也要传着看呢。”

    月盈道:“二哥可是觉得总这样借来看不太好?”

    杨铮笑道:“总是白看当然不好了,我凑份子和他们一起传看,也花不了几个钱。”

    月盈点了点头,说道:“二哥若觉传看不方便,我帮你抄报可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