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欲求先予(上)-第2/3页





    杨铮抬头看了一眼,心中又笃定几分。不多时将图样画就,交与古成冶。

    古成冶先拿给父亲看了一下。古常勇原本并未将杨铮要做的东西当回事,十岁的孩童又能搞出什么名堂?可看了图样,不由怔了一下。

    只见草纸上的细条虽然看着简单,却极为规整。再听古成冶一解说,很快就理解了正面视图、侧面视图、顶面视图之间的关系,随即脑中立即浮现出每个部件的完整形状,却想不出这些东西拼在一起能干什么,禁不住就有些好奇,吩咐儿子道:“按这位小兄弟的要求,多上人手,尽快做好。”

    古成冶点了点头,又对杨铮道:“请放心,保证和你要求得一样。”

    杨铮拱手道:“有劳了。”

    古成冶拱手回礼,拿着图样去了后面。

    古常勇问杨铮道:“小兄弟,你这作图之法是跟谁学的?”

    杨铮道:“是我自己琢磨的。”

    古常勇竖起拇指,道:“了不起。”让伙计带杨铮到院中井旁洗手,又对胡喜子道:“你这妻弟家中有匠人吗?”

    胡喜子道:“他家是农户,没有匠人。我那丈人倒是会射猎,可却不通别的本事。”

    古常勇也曾听过杨大力善射之名,点了点头,赞道:“能想出这种图样画法,可真是聪明得很。”

    杨铮洗了手回来,坐下听姐夫和古掌柜聊些秦州城中之事,倒也不无聊。过了不长时间,便有部件做好送了过来,杨铮便动手组装。古常勇的徒弟、伙计手艺确是不差,所做之物精度均能满足杨铮的要求。

    前后一刻多钟,所有物件便齐备了。杨铮将之组装好,固定在一块木板上。

    古常勇看着那物,问道:“小兄弟,这就是你要的东西?”胡喜子看着那玩艺儿也感奇怪,这能作什么用,该不会光是为了好玩吧?

    杨铮朝古常勇一拱手,道:“古大叔,这个是做了送给你的。”

    古常勇不由笑了,道:“你要送给我这个……铁壳蜗牛?”

    木板上的物件是一个立起来的扁圆铁壳子,径尺许,厚两寸,有一面镂空;圆壳下面有一根伸出的直管,看着可不就像个蜗牛么?只不过相隔一尺多远还有一个带把柄的木轮,两者用四根系起的麻绳连了起来,倒有点像个纺车。

    古成冶一直在旁协助杨铮,听他这么说,也不禁很是好奇。

    杨铮也不卖关子,微微一笑,说道:“我管这个东西叫……鼓风轮。之前我见古大叔炼铁,有八个伙计负责推拉风箱,仍然在关键处倍感吃力,而古大叔似乎犹觉风力不足。”

    古常勇微笑道:“你倒看得仔细。这样说来,你要送我的这个东西,比风箱更加好用?”

    杨铮道:“小子于炼铁一道一窍不通,只是凑巧想出这个东西。是否比风箱好用,还要古大叔来评判。”说着将鼓风轮的出风口对准古常勇,手摇木柄将驱动木轮转动起来。

    因担心麻绳与木轮之间摩擦力不足,杨铮在木轮外缘上设计了四道木槽,装了四根麻绳代替传动皮带。又因担心受力不均匀便转轴侧偏,他在鼓风轮壳两侧各设了一个小的从动轮,外缘均开两道木槽,各绷两根麻绳。

    随着杨铮转动驱动木轮,当作传动皮带的麻绳带动从动轮,机壳内的风叶随之转动起来,圆桶出风口便有风涌出。见鼓风轮运转稳定,杨铮手中转动速度又快了些,因传动比之故,另一头的从动轮转速顿时提升了数倍,涌出的风力更加大了,吹得古常勇的胡子不住飘动。

    古常勇看着眼前的这个小东西,面色渐渐凝重起来,说道:“来,小兄弟,让我试试。”杨铮就把鼓风轮移到他面前。古常勇一只手徐徐转动驱动木轮,另一只手放在出风口前感受风力,随后慢慢加速,脸上露出深思之色。

    古成冶自然知道这“鼓风轮”如若当真堪用,对于炼铁一道有多重要,又是期待又是忐忑地看着父亲,只等他下结论。

    胡喜子对个中轻重不甚了然,但看古家父子的神情却能猜到,心中不禁也有些期待。古常勇虽是个匠户,却是秦州城内有名号的人物,为人看似客气,一般人却并不怎么放在眼里。杨铮若能得他看重有了交情,也是件好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