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7 殊途同归



    研究成果是出来了,可是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验产品却没那么容易。

    最麻烦的问题就是对冲的声波并不是完全抵消,身处对冲环境,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感觉到一些异常,就像耳朵里塞了什么东西,有种很难形容的别扭。

    有些人体质比较敏感,甚至会出现头晕恶心等比较明显的副作用。

    两种次声波的对冲,产生的副作用更加严重,实验室用动物进行的对冲实验,所有实验动物园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躁动,在对冲环境呆的时间长了,还会出现各种身体损伤。

    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北都成立了由军方牵头的课题组,模拟战场条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过程是这样的,在全封闭的声学实验室中放置高强度次声波声源,再用几只穿了动力装甲的猴子测试对冲设备。

    这几只猴子本来就是用于实验的品种,因为一直养在实验室,才没被虫灾波及。

    这样的实验动物园在全球各大实验室都有一些,许多人认为不应该再将这些动作用于实验,而是该把它们留到战后,用于恢复野生动物的种群。

    但是军方才不管猴子到底是不是濒危,大佬们只关心实验结果,所以实验室也毫不犹豫地把它们拉进实验场。

    军方派来的专业人员为猴子穿上装甲,测试完装甲性能之后,将猴子送进实验区。

    猴子身上穿的动力装甲分为两种,一种是什么都没加的标准装甲,另一种是添加了声波对冲设备的实验装甲。

    这种安在装甲上的对冲设备功率比较低,只能抵消半径一米左右的外来声波,开启设备之后,可以在装甲附近形成半径一米的对冲安全区,从而解决次声波对人员的伤害。

    实验开始,次声波炮开启的一瞬间,猴子身上的对冲设备迅速启动,用相应的声波抵消外来声波。

    但是马上出现了新的问题,对冲设备发出的次声波强度虽然比较小,但那也是次声波,它不仅将外来声波抵消掉,还向装甲内部渗透,只用了几秒钟,装甲里的猴子就被反冲设备发出的次声波震死,无一生还。

    实验被迫结束,等关掉次声波源,人员进入实验区后才发现,没装对冲设备那几套装甲很好的保护了猴子,虽然侥幸存活的猴子也被次声波祸害得不轻,可最起码没被次声波当场震死。

    缺陷非常明显,不过不是不能解决,既然声波传进装甲,那么想办法隔离就是了。

    设计人员马上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将原本镶嵌在装甲上的对冲设备拆下来,在装甲和对冲设备之间垫上几层隔音材料,重新启动实验。

    这一次的结果就好多了,装甲里的猴子暴躁不安,却没有一只死于实验。

    增加隔离层厚度之后,实验结果没有变化,实验人员立刻意识到不是隔离层的问题,并且在最短时间锁定原因。

    问题很简单,对冲设备虽然抵消了外来声波,可是自身发出的次声波穿透力一点不小,哪怕与装甲隔着厚厚的隔离材料,次声波仍然可以透进装甲。

    穿透装甲后,次声波强度明显下降,不致命却能致伤。

    实验人员只能降低对冲设备的输出强度,此消彼长之下,对冲设备的抵消范围迅速缩减,从一米降到七十厘米,又从七十厘米降到五十厘米,直到这个时候,透进装甲的声波强度才降到安全范围之内。

    不适感肯定还有,但是忍一忍应该可以坚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