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出发崖州



    “这菜也太贵了!”

    有人问清楚价格后,不由得有些咋舌。大冬天又快过年了,集市里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个都涨价,肉摊的猪肉也都涨到二十文一斤。

    没想到这些菜竟然比肉还贵!

    可物以稀为贵啊,徐令要是真把这些菜价弄的比肉还便宜,他上哪有那么多蔬菜供应?

    做生意就要有做生意的样子。

    大多数人望价兴叹敬而远之,也有一些人觉得当下有折扣,满三百文钱送一百文的东西,真买几两一斤的菜也花不了多少钱,也能咬咬牙买一些。

    蔬菜区里,属莲藕卖的最好,徐令从莲花湾子运出来的莲藕,洗干净外面的泥巴,摆放的整整齐齐,最重要的是价格低廉。

    和反季节蔬菜一比,一斤八文钱的莲藕真是平易近人。

    不过莲藕压秤,两斤藕也没多少,放到人多的家里估计两斤藕还不够吃的。

    不止是蔬菜区,徐令从灵宝镇运来的那些瓷器放在二楼,也因为价格比别处便宜而遭到疯抢。瓷碗批发价三文钱,他运过来卖七文钱,都快过年了,家里买些碗啊盆啊的很正常。

    徐令去别处问过,好多人的瓷器卖的比他价格高,一只碗起码贵一文钱。

    虽说瓷器批发价便宜,但因为运输难题,走陆运水运都困难,折损率高,价格翻倍都很正常。

    徐令有空间在手,别人操心的问题他都不用操心。即使比别家便宜,利润也翻倍了。

    除了这些比较多的东西,徐令还专门辟出一块空间摆放那些量不太多又比较杂乱的“捡漏区”。

    找个伙计在一旁吆喝,“无库存大甩卖,本区货物最低只要三文钱!卖完就没了!”

    这些没经历过365天全年清仓处理轰炸的老百姓,听到“三文”和“卖完就没”,彻底抢疯了。

    人一多,店里就显得很是拥挤,幸好徐令早就预判到这种情况,让陆春请了七八个短工伙计看着,尽量避免小偷混进来。

    徐令也忙前忙后,搬东西补货忙的不可开交,到午时,铺子里的人才算少一些。

    徐令总算能空下来清点今日的战果。

    蔬菜区放出来的三百斤莲藕全都卖完,反季节蔬菜零零散散地卖,竟然也卖空了。

    楼上物美价廉的瓷器也卖出去很多,甩卖区的货物就连草鞋都没能剩下一双。

    嘿,大冬天的买草鞋做什么?

    徐令也不知道,不过想来抢上头了,什么都抢不到抢一双草鞋也行啊。

    伙计们收拾铺子卫生,徐令和陆春到后头房间里算账。

    “瓷器卖出八百三十一件,瓷碗三百九十三个,瓷盘一百七十八件……”

    陆春打着珠算,在账本上记录。徐令蹲在放满铜钱的木箱旁,用漏斗数钱。

    数的腿都蹲麻了,去外头找了个马扎进来,坐着继续数。

    最后二人对完账,今天一天过去大半,还不加上二人数钱时外头还在继续盈利,共计收入47两银。

    陆春说完账目,便不吭声了。

    徐令在屋里转圈,心里头盘算开铺子确实可行,就是有点麻烦他。

    今天这些货物,扣掉本钱,徐令起码赚了三十两银。

    再减去房租、人工、意外损耗,算上刚开业活动促销引来的大波人流量,仔细算来,铺子正常运转后,一个月起码也能盈利上百两银子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