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无敌战象



    而在黎平前线(今日黔东南),在大败阿哈尼堪之后,各县纷纷来投,黎平知府郭承芬对前来拜见的知县一一进行考核,对贪污顽劣或名声不太好的则予以淘汰。

    看着这些前来拜见的知县,郭承芬指着前面这一摞报纸道:“各位,大家可都曾经听说了大人新政,大人新政是什么?这里有《新政概要》,讲得就是如何推行新政。

    还有,这里有2oo多份报纸,很多就是刊登新政成绩的。你们可以研究一下,还有,每天都会《大众期刊》,大家要多多看看。

    十天之后王府会派来一个新政督察小组进行培训,到时候各县知县、县丞、户房、吏房、刑房书办前来学习三天时间,然后各县建立推行小组,以推行新政。

    各位,新政推行成功,经过验收之后好处大家也知道。

    只要新政推行验收合格,知府知县等各地正堂官员每年能在现有俸禄基础上多获得1倍的生活补助1倍的公务开支。

    县丞、主薄、典吏等佐2官员能够获得比俸禄多o.5倍的生活补助,能获得o.5倍的公务开支啊。”

    听到这样多好处,一众官吏眉飞色舞,有的表示忧郁道:“知府大人,完全按照朝廷额定标准征收,不收火耗不乱摊派,这样收上来的税赋够吗?”

    郭承芬摇摇头,表示反对道:“刘知县,你过去也只是一方举人,当知道我朝弊政。

    我们地方上过去报上去的土地人口数量严重名不副实啊,很多土地人口还是洪武年间数字,这怎么行呢?

    还有,洪武年间建立了2个卫所,不论是土匪入侵还是鞑子入侵都根本没有挥作用啊。

    这些卫所都要该设州县,委任官员,如此也能够增加很多土地人口啊。

    最重要的是商赋,为什么集市上那些地痞无赖富得流油,主要是每天赶集的时候代官府征收商赋,一场下来七两八两银子总有的,既然如此官府为何放着这样大的油水不赚?

    大家想想,即便我们这里不像江南那样富庶,但每个县总有四五个集市,一年下来也能收到多少商赋呢?

    还有矿赋,在云(南听说银矿赋过去每年也就1o万两,现在半年时间不到就过2o万两啊。

    各位,大家可能听说过议会吧,在新政执行验收后,征收上来的税赋2成归县里,1成归府上。

    大家好好做,就像一些人说那样,这新政比张泰岳的考成法更严厉,考成法只是要求每年上报成绩,而若是新政推行不好,到时候大家头上的乌纱帽会被上面,会被地方议会摘掉的啊”。

    一听到乌纱帽,一些官吏叹息不已,而另一些人则连连称是。

    而与此同时,李定国等人则对当地卫所重新整顿。

    小小的黎平府有一个铜鼓卫、一个五开卫,主要防备苗族叛乱,按照国公府训令,两个卫所各改为一个县。

    建立一个守备营,以保护地方安宁。

    义勇军到达地方之后,勒令卫所将领限期退还强占卫所田地,补偿官府的损失

    所归还土地全部分给下面军户与普通民众。

    这虽然引起那些过去卫所军官不满,这些人世袭卫所军官,在地方上为威作福惯了,当然不愿意丧失往日权势。

    但下面的兵则完全不一样,身强力壮武艺高的当然愿意应征入伍,若加入野战军,每月光军饷就足足1两5钱银子,即便没有成为野战军,如果成为守备部队,每月也有一两银子,可比干卫所军户强。

    那些有本事的军户这样想,很多老实巴交军户更是如此,大家过去种田受到卫所军官盘剥,比起普通农户还不如。

    现在可好了,卫所土地全部改为民田,税赋不过良田每亩6升稻谷,旱地不过每亩6升小麦,虽然那比起普通农户要高。

    但卫所土地大多数地势平坦,旱涝保收,地里的粮食收成高。

    卫所实在糜烂不堪,现在又没有世袭的身份再想造反应着甚少。

    在云(南、在贵(州杨轩强势镇压了两个造反卫指挥使之后,夷灭其三族,尽收其钱财之后,自那以后没有那个再敢造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