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蹊跷



    曹则严曾经做过详细的市场调研,如今国内的方便市场内,占有率最高的方便面口味是牛肉面。

    其中又以福乐集团的主打产品——红烧牛肉面销量最好,其他方便面企业推出的大骨汤牛肉面、西红柿牛肉面、酸辣牛肉面等等也有不错的成绩,但终究比不过福乐集团。

    可以这么说,福乐集团就是凭借红烧牛肉面这个拳头产品雄霸华南地区的方便面市场,并对国内其他地区的市场形成极大的威胁。

    尽管福乐集团多年来也有推出过各种各样的口味,旗下也有一些饮料作为辅助,但红烧牛肉面才是他们的根基,是他们立足发展的核心。

    如果只是想和其他中小型企业争一争市场抢一抢风头,家味食品大可研发一些新颖的口味来吸引消费者,可曹则严明白,如果手上没有一个足够成为企业王牌的大口味,那即便推出再多的小产品,终究也会昙花一现。

    而且家味食品比起其他方便面公司,缺乏底蕴和实力,没有闲情逸致让团队的精力分散在这些小口味上面。

    所以,曹则严决定集中全力开发一个挑战市场的大口味,力争开发出媲美福乐集团红烧牛肉面并与之争锋的新产品。

    然而什么才是大口味,消费者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口味呢?面对红烧牛肉面的权威地位,突围点在哪里?

    曹则严已经做好了长期奋战的准备,用来物色这个大口味。

    出于尊重,曹则严询问了一下方天鹫,原本并没有想过真的能从方天鹫那里获得灵感。可方天鹫在听完曹则严的计划之后,就提出了一个口味——老坛酸菜牛肉面!

    方天鹫在前世的时候,国内的方便面市场同样竞争激烈,某个企业生产的红烧牛肉面也同样雄霸市场多年。

    除了红烧牛肉面以外,方天鹫第一个想到的方便面,就是老坛酸菜牛肉面。

    方天鹫本身对方便面行业并没有什么研究,对方便面的观感就跟其他民众差不多。所以,能够让方天鹫在红烧牛肉面之外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可见老坛酸菜牛肉面的成功。

    实际上,要撼动红烧牛肉面的市场地位,就必须寻找到一种味道独特又能获得大众喜爱,并且和红烧牛肉面有明显差异化的产品。方天鹫前世那个企业,在经过多番试验之后,就选择了老坛酸菜。

    老坛酸菜的口味十分独特,酸爽、可口并且开胃,与市场上主流的“油辣”产品区别明显,有利于进行差异化。

    而后来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选择的正确,所以方天鹫向曹则严提出老坛酸菜这个口味,不仅仅是因为记忆中保留的印象,还是作为经过市场验证的策略。

    曹则严没有尝试过这种口味的方便面,只是在方天鹫的建议下专门到川蜀地区吃了几次当地有名的酸菜面,尤其是老坛酸菜这种川蜀民间热衷制作的食品。

    然后曹则严就真正对老坛酸菜这口味起了兴趣,并且在手下团队的研究加上多次讨论考虑之后,终于把家味食品的研发方向定在了老坛酸菜这个口味上。

    另外,在面的口感上,曹则严也决定对家味食品原有的技术进行提升。毕竟,口味是重要,但对于方便面来说,面的口感才是根基,否则口味再好,这面的口感不行,还是抓不住消费者的胃。

    于是家味食品的研发团队在曹则严的指示中双管齐下,一方面改善面的口感,一方面对老坛酸菜这个口味进行研发。

    这开发过程中难免会有磕碰,不过对曹则严来说,他们碰到的最大问题,是找不到能稳定足量的供货商,而且曹则严也担心就算能提供稳定足量的老坛酸菜,这供货商能不能保证酸菜的品质与口味?

    曹则严认为,既然要做,就一定要做好,老坛酸菜是这款方便面的灵魂,如果不能保证质量跟味道,那就意味着失败。

    为此,曹则严前后去过四五趟川蜀地区,但老坛酸菜这种食品,大多都是坊间百姓自己制作,要不就是环境跟质量都欠佳的小作坊出品。曹则严也找过川蜀当地一些包装即时酸菜的工厂,奈何那些酸菜的味道只能说一般,满足不了曹则严的要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