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一七章 体谅-第3/8页





    朱晖本想跟张永打招呼,不过此时张永似乎有什么事情要做,就像没听到朱晖的话一样,未予理会,朱晖闹了个大红脸,只能回过头,唉声叹气。

    ……

    ……

    沈溪跟着朱晖进了中军帐。

    大军驻扎的位置大概是后世涞源与紫荆关之间的王安镇区域,两万多京营兵马在拒马河两岸分成两大营区,其中南岸为主营,这里地势较高,俯视拒马河,哪怕夏天也不怕涨水,皇帐和中军帐都设在这片区域。

    这片山谷地带面积本就不大,里里外外上万人驻扎在这里,显得非常拥堵,只有皇帐那边宽敞些。

    这时有人过来询问朱晖,是否该给皇帐那边送酒水和膳食,朱晖附耳交待几句,便让人去了,很快便有大批军士端着木托,往皇帐那边送吃喝的东西。

    朱晖摇头轻叹:“这里到底是在荒郊野外,陛下饮食无法保证啊。”

    沈溪不知道外面的情况,好奇地问道:“保国公这几天就未曾着手准备?”

    朱晖笑道:“怎会没有准备?虽然没有海鲜,但山珍却有的是,可惜负责烹饪的都是军中粗汉,不知道陛下吃得惯否!好了,咱们也用餐吧,好的东西都为陛下留着,咱们吃一些粗茶淡饭便可。”

    沈溪点头:“如此甚好。”

    很快沈溪、朱晖、杨一清跟胡琏移步到中军帐一侧的四人桌前,胡琏有些迟疑,相比其他三位,他资格差远了,就算挂着巡抚的职务,也只是朝廷临时委任的差事,毕竟此时的大明巡抚只是虚职,若没有都察院的挂衔,地位还不如布政使,回朝后胡琏会担任什么职务尚是未知数。

    “坐,等什么?”

    朱晖打着招呼,似乎感受到胡琏的尴尬,笑着招手,“重器你也坐吧。咱们不是外人。”

    胡琏突然间感觉颜面有光,到底他入朝时间很短,完全是靠沈溪拔擢才逐渐冒头,现在直接跟堂堂公爷和两位尚书平起平坐,难免有些受宠若惊。

    杨一清没那么拘谨,直接坐下来,沈溪也落座,朱晖拿起酒壶为沈溪斟酒。

    沈溪摆手道:“行军在外,且顾及陛下安危,酒水咱们就免了吧?喝点儿茶水便可。”

    朱晖一怔,随即笑道:“如今并非是战争期间,喝点水酒应无妨!”

    说到这里,他不由看了杨一清一眼,显然是意识到自己的确领兵在外,因为此番前来平叛只是个借口,以至于他自己都忘了。

    朱晖一拍脑门儿,也不作解释,直接将酒壶放下,又亲自为沈溪等人斟茶,却被沈溪阻止。

    “不必如此客气,咱们吃饭就好。”

    沈溪笑着摆了摆手,端起饭碗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他态度不卑不亢,没有与人为难的意思,朱晖和杨一清都在仔细观察沈溪反应,最后却发现什么线索都没有。

    吃过饭,沈溪回到属于他的帐篷,这里位于皇帐与中军大帐之间,里面摆设齐全,条件倒还不错。

    这边杨一清和朱晖看到沈溪进了帐篷,摇了摇头,杨一清本要回自己的营帐,却见朱晖向他招手:“应宁,你到我那里坐坐,我有些话想跟你说。”

    杨一清点点头,跟随朱晖钻进距离中军帐不远的一个帐篷,朱晖先交待门口的守卫几句,这才掩上帘子,进去坐下后说道:“之厚不简单哪!”

    一句感慨的话,让杨一清意识到朱晖弦外有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