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这件事情-第2/4页





    刘掌柜沉默沉思,半晌后缓缓说道:这份名单可经过暗枢处多次确认,是否会有不妥之处?

    别君自然知晓暗枢处乃是隐藏在刘家粮行中的秘密分析决策机构,其中人才都是天人之姿,比之当今各国的内阁都有过之,便是靠着他们,如今的刘家粮行才在不知不觉间已然囊括了天下粮米生意的十之七八,而外人则甚至不曾知晓仅仅只有一个门脸房的刘家粮行竟已是这般的庞然大物了。

    别君回复说道:几位老大人已经确定多次了,删减也有七八次了。如今确认的名单有真有假,里面有确实暗通款曲的,有接受过我等拜访受过拜仪的,有最近方才贿赂的,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与我们有所联系,不怕姜家暗中调查——

    刘掌柜又问道:故意泄露的商户名单及官员名单,是如何选择的?

    别君回道:这些人是为显示我们的诚意所纳的投名状,明面上是给朱泉祯一派更多的秘密人手使用,姜家查出后,或者杀了他们,或者策反他们,或者监视,这些我们都不担心,他们都是刘家粮行的深层嫡系人员,是对公子最为忠心之人。其中他们的身份也有贵有贱,有贵为驸马之人,也有寻常的行商坐贾,与朱泉祯的说法是,这些人是我粮行历史以来拉拢的人,如他需要,可留作他用。公子也知道,朱全忠多疑嗜杀,即使亲生儿子都不信任,而朱泉祯却深得天痕剑庄章氏一派的信任,同时也是皇亲国戚,对他皇位有所影响,朱泉祯自己不得不掌握一些势力,而朱全忠的三子朱友贞与他亲近,根据暗枢处的分析,朱泉祯是想梁帝死后拥立朱友贞为帝,会需要用到名单上的人的。

    刘掌柜轻轻一叹说道:梁国是篡唐而立,本来是最有希望一统江山的,但他朱全忠出身声名不佳,有违全忠之名,性格固执多疑,没有容人之量,虽然如今是最大最强之国,却也是祸患最大之国,梁国门阀林立,有天纵家族的司马分家,有剑庄庄主一派的章家,有累世世家根深蒂固的姜家,有掌握着士林与商道的崔氏十房,就连他老朱家也与民争利,形成了尾大不掉的门阀,国内势力难调,而剑庄之中,掌握着庄主之位的章秉升竟然无法掌控全庄,形成了与庄内姜氏一派对立的局面,当真是一塌糊涂。

    刘掌柜继续说道:时局艰难,天不我待,那司马分家之难便是明证。本想辅佐明公统一这大乱局面,形成合力,从而帮助我大兄对抗即将到来的大劫,哪知他梁国如此不济事。本来蜀国乃是我第二选择的,又岂料那王崇一忽然冒出,惹天下之大不为,连累蜀皇室被剑庄驱逐,唉,天不助我啊!

    别君是知道刘掌柜的计划的,蜀国在战乱中是损失最小的地方,人员充足,粮储丰富,或出剑道,或出岐山,是有成功先例的,当初玄德公便是倚靠巴蜀,占据关中,眺望中原的,若非王崇一坏事,以蜀国之兵精粮足,以乾文子之灵力境界,席卷天下,并非难事,只是人算不如天算。

    刘掌柜颓然一叹,又说道:当初指算天曾飞鸽传书于我,预言道西南有变要我注意,但我并未在意,如今看来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啊!

    见到刘掌柜忽然又变得垂头丧气,别君赶紧打住他的话头,鼓励说道:如今还未满盘皆输,公子,如今吴帝徐温殚精竭虑,勤于政事,兴利除弊,变更旧法,乃是有为之君,而且对公子也极为尊重,可为公子所用。

    刘掌柜抬起头,但那眼神之中却少有神光,却仍然深邃,淡淡的说道:徐温有才,然短命之相,我观他后人,无明君之相,守成不足,进取徒然。不过他那养子徐知诰却是有帝王之相,若不是看在那徐知诰的面上,我岂会屈身吴国运筹帷幄!

    刘掌柜端起酒杯,轻轻饮了一口杯中的竹叶青,说道:这次的计划有几个关键的地方,必须警惕!

    谨听公子所言!

    第一,这次的消息是梁国潜伏到吴国的奸细传回,为避免我们真实身份暴露,那个奸细及其日常相关之人必须死!刘掌柜缓缓的说道,此时他的眼神仿佛藏着闪烁不绝的星光,让此刻的他有着一股难言的智慧魅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