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火炬计划】



“既然这样,今年我的分红也不拿了,都捐给厂里。”

  彭老爷子一生为公,临到老了才开始享福。

  工资是足够花的,要了分红生活其实也没多大改善。

  孙子更不缺分红,既然如此,干脆高尚点捐给厂里,让酒厂办得更好。

  田书记和牛队长瞬间被这一家人震服,仔细一想,其实爷孙俩把钱捐给酒厂不就是相当于自己二人可以多分一些吗?

  因为自己二人股份最少,这次分红一人可以分五万。

  在这个万元户都稀奇的年代,一年分红五万那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顿时心生感激。

  不过随即一想,自己之所以能获得这么多分红,主要因为彭家。

  既然彭家这么大方,自己也不能小气了,捐个万把块出来其实问题不大。

  两人对视一眼,便一齐决定道:“我也捐三万给厂里改善条件。”*2

  彭万华闻言,心中感叹这时候的村民真是太淳朴了。

  与后世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相比,简直就和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一样。

  彭老爹本不想捐钱,他心忖家大业大人口多,到处都要花钱。

  不过当看到彭老爷子的眼光瞄向他时,他立马一挺胸脯,大公无私道:“我也捐五万给厂里改善改善条件。”

  彭老爷子这才满意点点头。

  “总共加起来有五十一万捐款,这些钱给厂里改善硬件条件应该绰绰有余了。”

  彭万华在本子上划了两笔。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按照股子,村里的分红应该有十万,这钱就不动了,留在村里。之前我看有好几家贫困户砸锅卖铁给娃读书,以前没条件,如今我们不能坐视不理。

  至于具体怎么资助法,大家都想想办法,弄个名头和章程出来。”

  彭老爷子继续道,他作为村里最具威望的人,这个想法一提出来便获得了众人的一致认可。

  虽然一些村里人在酒厂当工人,而且职员工资能覆盖支出,但并不是村里每家每户都有人在酒厂任职。

  有些人不在酒厂任职,家里娃一上学经济变得紧张,顿时捉襟见肘。

  彭老爷子小时候没有条件多读书,或许是淋过雨,他想为别人撑起一把伞。

  彭万华想了想,眼睛一转忽然想到一个名词,“星火相传,砥砺前行,不如就叫火炬计划吧?”

  彭老爹摸了摸胡子:“星火相传?”

  牛队长抽了一口烟:“砥砺前行?”

  彭老爷子咂咂嘴:“火炬计划?”

  “好名字啊!不愧是大学生,这一听就很有那股味道,很符合我们的初衷。”

  田书记竖起大拇指,笑着夸赞道。

  彭万华摆摆手,想说一句基操,勿六。

  彭老爹朝儿子一摊手,颇为自豪地接话道:“那当然,看,多读书才能有文化。”

  彭老爷子笑了笑,显然也颇为得意大孙子又给他长脸了。

  他出言把话题从吹嘘中拉回来:“大家都说说该怎么个资助法。”

  众人陷入思考中。

  过了一会儿,牛队长率先开口道:“不如给每家发钱,一个孩子发一百块,应该足够了。”

  田书记听了,顿时直摇头,“不妥,有些孩子不上学还拿什么资助?这不浪费嘛。而且有的家孩子多有的孩子少,这么干肯定不均。”

  牛队长持不同意见,“我们应该不用关注什么均不均的,可以按上学的娃分,一个上学的娃一年一百块。”

  田书记还是觉得不妥,“我的意思是,我们的初衷是让缺钱的孩子有书可读,有的家庭上高中花钱多,有的上小学花钱少。

  上小学的和上中学、大学的花费支出都不同。好钢用在刀刃上,要是不加以区分资助,相当于把钱花在刀把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