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读书是唯一的出路】



总而言之,他说什么也不会让善良懂事的大姐为了一点礼金就把自个扔坑里!

  绝不会让这事再次发生!

  绝不!

  眼珠子咕噜一转,他想到了个好办法.

  鲁迅先生有句至理名言,比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愿意开窗了。

  “爸妈,让两个姐姐继续读书吧,我不读了!而且……”

  彭万华这话还没说完,就惊呆了所有人。

  “我打死你个臭小子!!!”

  原本脾气暴躁的罗美俪一听,瞬间一拍桌子,暴起就要打人。

  她受了那么多苦,遭了那么多累,就想送儿子上大学,不是为了博个多好的前程,而是不希望孩子再受同样的苦和累。

  在她看来,读书是唯一的出路。

  因为一些重男轻女的思想,即便都是自己的娃,但人手五指还分长短呢,何况人心。  反正女娃都是要嫁人的,有条件就读,没条件就不读。

  儿子则不同,承担着光耀门楣的重任。

  所以当家里经济实在跟不上了,只能让两个闺女辍学了。

  她受了如此多的苦和泪,还受了两个闺女的埋怨,就是为了让儿子能读书上进。

  这会陡然听到大儿子要放弃读书,哪里还能控制得了自己想练武的双手?!

  老父亲彭礼洋看她脸上青筋暴起,一副要打死儿子的样子,赶忙抱住。

  “你瞎说什么呢!赶紧回屋去!”老爸朝他使眼色,示意他赶紧走人,虽然他家里啥事不管,只知道闷头干活,但关键时刻还是护着儿子的。

  老妈罗美俪发怒起来,九头牛都拉不住,更别说老爸了。

  彭老爹被健壮的罗美俪拖着走,脚底直打滑。

  “不是,你们听我说,大姐二姐成绩比我好多了,肯定可以考个好大学!而且现在上大学不仅免费,每个月还有补贴拿。”

  彭万华退了几步,免得被老爸老妈口水喷脸,一字一句解释道。

  他现在只希望善良懂事的姐姐能够从贫苦的山村里走出去,不再重蹈覆辙。

  至于他,上不上大学根本无所叼谓。

  有了几十年的超前眼光,随便捞一些稀有猴票,倒腾点国库券和发财证,何愁不能发家致富?

  罗美俪一听,顿时愣住了,不可置信问道:“上大学没学费,还有钱拿?”

  彭万华点头,这种好事在后世根本不可想象,同样在这个年代除了消息灵通的一些城里人,像雪山村这穷乡僻壤几乎没人知道。

  这些村民只知道考上大学就可以当城里人,吃上公家饭。

  在村里人看来,当城里人意味着远离贫困,吃公家饭则意味着衣食无忧,那是做梦都想的美事。

  他前世也是如此,高考刚恢复没几年,他甚至除了本省和首都几个比较出名的大学,对其他高校几乎一无所知。

  消息的闭塞,在这个消息传递大多靠纸、喊人靠吼的年代,让大多农村人懵懂而无知。

  而此时的城里人也好不了多少,还在奢望过上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高大上生活。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西方的文化生活传入国内。

  一些人眼看着拍马都赶不上别人的生活,有渠道的纷纷出国,掀起了出国热潮。

  没有出路的只能在岗位上苦熬,为一点点工资精打细算,以期过上更好的生活。

  这是个不安分的年代,匮乏的物质生活、忽冷忽热的环境并没有令人绝望,有人逃避,也有人顺势而为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张海尔、鲁万向、牟其忠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更近点的,北边傻子瓜子的创始人年广九,现在已经身价超过百万,虽然因为做生意三次被抓入狱,却也三次被邓公点名给予肯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