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被嘴炮了-第2/2页





    “既然如此,本宫也不拐弯抹角,元辅对张公之改革,有何看法?”

    眼瞧着王锡爵迟迟不肯进入正题,朱常洛也是一阵无奈,索性挑开了说。

    王锡爵说的他自然都明白,他固然不愿意让忠臣蒙冤,但是说到要为了心中所谓的公平而去得罪整个朝臣,显然不是理智的行为,稍有眼光的人都看得出来,朱常洛所求的,并非是单纯的为张居正翻案,他的真正目的,其实是张居正的改革。

    “急功近利,一时之策!”

    王锡爵毫不客气的点评道。

    “殿下明鉴,关于张公之改革,老臣心中实十分佩服,然张公之手段却令老臣难以苟同,我朝之大弊,一在吏治,二在经济!此二者为国家之核心,然近些年来,我朝税银越发减少,各地灾害频发,经济一道自是须得改革,张公也是着眼于此处,然老臣以为,经济之弊实为吏治之弊,若能肃清吏治,方能自根本而治经济!”

    这是一次难得的阐述自己政治主张的机会,王锡爵也就放开了话头,沉吟片刻道。

    “这是当初老臣和张公最大的分歧之处,吏治不清,张公的改革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罢了,洪武初年,吏治清明,故我朝国力日益鼎盛,而宪宗皇帝之后,官场风气日益败坏,朝廷制度被官僚把持,大肆收敛银两,方导致国库空虚,经济损耗!故而吏治若不清明,即便张公能改经济之制,亦不过治标之策尔!”

    朱常洛一愣,陷入了一阵沉思。

    不得不说,老首辅说的有道理……

    虽然心里不想承认,但是朱常洛却想起后世流传的一句话来,没有最好的制度,只有能够彻底执行制度的人。

    制度不分优劣,一套完善的制度,完全足以支撑国家正常运转下去。

    但是问题就在于,无论再完善,再合适的制度,都是需要人来执行的,而需要人来执行,就会存在漏洞,一旦把持制度的官僚体系腐化,制度再好,这个国家也不会避免的会衰落下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