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弹劾-第2/2页





    沈惟敬虽然明面上是石星挑出的人,但是实际上却是因为在朝鲜之役当中出色的表现而受了他的旨意。

    从这场战争一开始,朱翊钧就看出丰臣秀吉不可留,但是当时朝廷的状况不可久战,而丰臣秀吉又狡猾得很,加上朝堂之上对于此战议论纷纷,所以朱翊钧才暗示石星上奏,寻个机会准备议和。

    而议和的过程也是由他暗中推动,所以他对其中的弯弯绕绕再清楚不过,那降表就是假的。

    丰臣秀吉的确是有意议和,但是他提出的条件却是大明完全不可能接受的,不仅要大明下旨将朝鲜四道割让给倭国,而且还要求大明下嫁公主为天皇后。

    当时朱翊钧看到这封密奏的时候,简直忍不住要即刻下令,让留守辽东的刘即刻进军,剿灭这帮乱臣贼子。

    要知道,大明立国两百年,从未有过任何和亲之举!

    代大明天子都将和亲当做耻辱,丰臣秀吉这简直是在**裸的打脸,何况他一个战败之国,朱翊钧没叫他亲自滚到京师来谢罪都是仁慈的了,竟然如此狂妄。

    不过到最后,朱翊钧还是压下了火气。

    他不是年少轻狂之时了,知道意气用事解决不了问题,就算是要开战,也不是现在,当时国库空虚,他的内库支撑了一场大战,也所剩无几,想要再起战端,谈何容易?

    那丰臣秀吉需要时间休养生息,大明又何尝不需要?

    不然的话,他又怎么会如此着急的想要用矿税来收缴钱粮。

    而且这份条件大明是绝不可能接受的,甚至于只要透出一点风声,外朝的文臣们怕是立刻会炸锅,千万不要以为文臣们都不好斗。

    事实上,朱翊钧清楚,大明朝的文臣才是最好斗的一群人,在他们心中,大明乃是高高在上的礼仪之邦,能够赐封倭国是天大的幸事,尔等竟敢如此嚣张,简直是不将大明放在眼中。

    如此一来,刚刚停止的战争必然再度开启,而这却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他当即决定封锁消息,并且令内阁辅臣会同兵部尚书进宫密议此事。

    最终决定将此事暂且压下来,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并且尽量拖延时间,等到大明财政有所缓和之后,再发兵彻底镇压倭国,于是才有了这一次的和谈之事。

    不然的话,难不成这堂堂的两国和谈,竟能真的被两个小人物用语言不通这一招欺上瞒下?

    开什么玩笑!

    只是他这个皇帝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开战罢了。

    不过在他的预计当中,倭国使团此番要回转倭国,至少需要四五个月,而丰臣秀吉就算是恼羞成怒紧急调军,远渡而来也要一两个月的时间,如此一来,半年的时间便过去了。

    到时候他就可以以逸待劳,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但是谁知道,这番计划,全部都被朱常洛给破坏了,看这份奏疏上所说,虽然没什么证据,但是和真相却已经十分接近。

    眉头紧皱,朱翊钧将注意力转回朝堂之上,开口说道。

    “此事事关重大,还是择日再议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