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议政?论国!



    既然下定了决心,朱常洛的态度自然立刻端正了起来,他也清楚,朝堂之上,像张位这等能够为国为民,达济天下的大臣已经是少之又少了。

    尤其是张位曾经位居辅,手握大半宰冢之权,目光胸怀都非常人可比,能够看到他眼中的天下,可谓是珍惜之极的机会。

    故而朱常洛的姿态摆的很正,这也是他第一次对别人执弟子礼!

    “老夫敢不从命!”

    张位也不客气,身为读书之人,哪一个没有一展宏图,匡扶天下的抱负,只可惜张位生不逢时,遭君王猜忌,小人陷害,虽是自愿离去,可能够对未来的储君施以影响,述说自己的政治方向,却也是难得的机会……

    不过让朱常洛有些奇怪的是,张位没有急着说起朝堂存在的问题,反而是开始慢条斯理的讲起了故事。

    “殿下,老夫年少之时,也曾四处游学,在京城之时,曾听闻过一桩趣事,说太祖皇帝之时,有一士子往京城赶考,寄居客店当中,夜晚听见邻家有箫声响起,声音清脆响亮,极为动听,兴起之下作竹石图,翌日赠与吹箫之人,此本为一桩风雅佳话。

    可谁料那吹箫之人乃是客居京城的富商,得了士子的画卷之后,欣喜之下携重礼上门,请士子为他提一副对联,结果士子大怒,将富商赶出了大门,并且要回了画,将其撕毁!”

    朱常洛眉头微皱,却是有些参不透张位话中之意,半晌才有些不确定的开口问道。

    “元辅说的是,永乐初的中书舍人王绂王孟端?”

    前世的时候,朱常洛曾经偶然见过关于这个人的记载,王孟端的官职并不高,但是一手丹青妙笔,却是有名的很,尤其擅长画竹石,毫不夸张的说,一画可值千金,甚至就连当时的黔国公沐晟都曾经放下身段,亲自上门求画……

    “不错,殿下怎会知晓?”

    这下倒是让张位有些奇怪,若说能够明辨局势乃是天生聪慧,那这桩事情又是从何而知?要知道如今距离那时候已经有将近一百多年了,这桩事情也是他偶然得知的。

    “这个……”

    朱常洛一时语塞,他总不能说自己在后世典籍当中看过吧……

    “皇后宫中曾经藏有王孟端的画作,我有幸见过一次,故而听宫人偶然提起过此事!不过此事和如今的朝堂有何关联?”

    幸亏朱常洛有急智,将这件事情推到了王皇后的身上,张位才没有继续问下去,当初王孟端乃是中书舍人,若说宫中曾经有他的画作,也属正常。

    听得前者继续开口询问,张位也将心思从这个小插曲上收回来,继续说道。

    “殿下莫急,听老夫说完!王孟端之事乃是永乐年间,时候未免有些远了,老夫再说个近的,世宗皇帝时,同样有一士子,名为祝允明,一手书法十分出众,然凡求字于祝允明者,必先问“是见精神否?”对曰,“然”,祝允明方挥毫泼墨,笑脸相迎!”

    如果说王孟端还不够出名的话,那么这位祝允明可就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了!

    所谓“精神”,通俗点说就是银子!

    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自负才华出众,却一生未得重用,可谓出名的很,不过此刻朱常洛却没心思想他为什么不得重用,因为他已经开始明白张位的意思了。

    “元辅的意思是,士风日下?”

    这个士风是指士林中的风气,并非是另一个“世风”……

    “不错!”

    张位捋了捋胡须,欣慰的点了点头说道。

    “明初之时,太祖皇帝曾定士农工商四民,商人本为末位,然近些年来,却有跃居四民之的趋势,若是仅仅如此的话,倒不一定是什么坏事,但是重要的是,士林当中这些年对于商人的态度产生了极大的转变,这才是老夫最为担心之处啊……”

    只是欣慰只是维持了一瞬间,张位的脸上便重新挂起了担忧之色。

    “虽然朝廷明令禁止官员,宗室,勋贵经商,但是如今却沦为一纸空文,这京城当中的大半产业若是细究起来,都能看到背后的势力,而士林当中也从明初对于商人的不屑和鄙夷,开始渐渐态度好转,甚至有许多官员虽然并非商籍,却出身商家,更标榜自己出身儒商,甚至官商勾结,互相羽翼!却不知此乃祸乱之本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