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二六章:风尘困顿振军心-第2/3页





    “我知道你们很累,可还不能休息。觉得累是因为你们还不够强大”乔北溟走在中间,说话的声音不大也不小,可能让每个人都听得到,他的话却像软刀子似的一刀一刀扎在这几百人的心口上。当然也不能一味打压,他也得给他们一点希望,“这一个多月来,我用近乎残酷的办法训练你们,想必你们也明显感到自己一天比一天强大,但是,这只是一名军人最基本的基本功,实在没什么值得炫耀的,你们应当追求更强,一名合格的军人,应当有着成为第一人的野望,只因,军人从没有第二,甘居第二的人早就化作一堆黄土,所以你们不能得过且过、满足于现状。那么,有人或许会问,怎样才算强兵,借这机会,我就全方位的告诉大家,什么样的兵是强兵,什么样的兵是兵中之王。”

    眼见成功的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乔北溟脚步不停的说道:“军人的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是尽可能多的杀死敌人。我问你们,在哪个地方杀人不犯法呢?”

    “战场、战争!”大家轰然回答。

    “没错。”乔北溟道:“军人的价值只有到了战场才得到体现,到了战场,总会遇到诸多不顺,这种不顺可以归纳为‘战争阻力’。”

    “战争阻力”一词出自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乔北溟知道大家不可能听说,自顾自的解释道:“所谓战争阻力就是战争现实对计划和意图的影响,俗话说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就是对‘战争阻力’最确切的回答。”

    卓不凡、陈成、莫离、李岩等人纷纷点头,乔北溟的说法虽然新颖,道理却很浅显,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关键在于统兵将领的临敌应变之能。

    “说得透彻一点,战争最基本的要求:一是设法消灭敌人,二来避免自身伤亡过大。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种惨胜不能算胜利。我认为,作为一个优秀统帅,不在于其如何体恤下属也不在于他能为下属谋得怎样的前程,能设法让将士在战场上少死几个的统帅才是人道的优秀的统帅。”

    捷胜军上下对这番话有更深的体会,战争是残酷的,出征前一万步卒,能从战场上走回来的,也许只有三千、甚至是两千人,其余的可能埋骨黄沙、可能抛尸荒野,作为统帅,他的任务是把同胞带出去还要把同胞带回来。

    “想要道这点很难,也许这就需要借助特种作战。”顿了一顿,乔北溟又道,“在战场上,尤其是大兵团大规模战役,在存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想要执行特别任务,比如说决定战争成败的战略级任务又比如说执行高风险的任务。”

    “战略级任务?”卓不凡突然插口,“族长,可否说的更为详尽一点。”

    “可以主导一场战争成败的关键性任务,比如说斩首行动……”

    “这怎么可能?敌方的大将护卫必定森严,想要在战场上取其首级,这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莫离突然插口,即便以他父母之能,想在万军阵中如入无人之境,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我只是举个例子而已。其实这也并非完全不可能,潜伏、隐匿,只要是人就可能存在破绽,”顿了一顿,乔北溟又道:“还比如营救人质、刺探情报,又比如通过不可思议的进攻来打击和摧毁敌人的意志,抑制或迫使敌方放弃原有计划。”

    大家不语,即便军中精英恐怕也做不到这一点。

    “想要实现我所说的这些任务,即便是军中精锐、即便有严明的军纪,想在这种近乎绝境的条件下展现战斗能力,这可以称之为高不可攀的挑战。”

    众人无语,他们想不到乔北溟竟得出如此结论。回想刚才乔北溟所说的战略级任务,这的确能主导战争的走向,如果真能实现恐怕早就实现了。

    “我们难道不能专门打造这样一支军队?这支军队可以以最小的代价对防守严密的敌人实施致命的打击;这支军队有能力在普通军队无法进入的地方实施部署渗透;这支军队可以自主的执行任务;甚至有能力对精心策划或选择的目标实施打击来维持对敌战略的主动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