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立秋摊牌了



张由赶紧再次作揖,脸上硬是挤出几分悲容。

“六叔公见谅,本来我想着无论如何都要回来送六叔婆一程,谁知天公不作美,竟把我给困在了镇上,等施完粥,我定然会到六叔婆坟前,给六叔婆上香磕头。”

立秋抿着嘴直乐。

张由的消息太不灵通了,进村这么长时间,竟然没想着去给六叔公问声好,或者打听打听六叔婆的丧事办得如何了。

现在做一副谦卑的样子,怕是太晚了吧?

六叔婆的坟坑都被大水冲没了,人只剩下半拉个头,张由上哪儿去磕头上香?

这不是往六叔公的心口上戳刀子吗?

他应该跟牛婶学学,在村里多雇几个人,帮他探听消息。

人不在村里,还想着在村里占个好字,也太贪了。

“三娃子有心了。”

六叔公沉沉地叹息一声。

他拄着拐杖,慢慢地踱到两口大锅跟前,看了看大锅的清汤底,就摇了摇头。

“三娃子,大雨过后,乡亲们要做的活儿可多着哩,你岳丈家里施的粥,怕是填不饱乡亲们的肚子,你赶紧带他们走吧,去城里,给靖西县来的那些要饭的吃去,村里的乡亲们就不劳你岳丈费心,回去替我带个好,就说我老头子多谢黄老爷记挂我们村的乡亲们。”

张由脸上的笑容挂不住了:“六叔公,我也是一片好意……”

六叔公抬抬手:“三娃子不必多说,你和你爹心里怎么想的,我都知道。”

不就是趁着大房现在式微,遭全族人的恨,所以想踩着他成为族长么?

这小子也不看看是在跟谁斗!

从张氏立族开始,族长之位就一直从大房里头出,什么时候轮到其他八房指手画脚?

小小一个秀才,就想在族里掀起大浪,还太嫩了点。

“三娃子,你收拾收拾东西,就回去看看你娘吧,”六叔公“好心”提醒张由,“你娘这回做的事太过分,竟然哄骗好人家的女儿,把那些姑娘家卖去窑子里做窑姐儿,咱们老张家可从没有这样的事。”

“三娃子,你现在已经是个秀才了,得学会爱惜自己的名声,你娘干这种缺德事,那坏的不仅仅是你的脸面,还有咱们老张家世世代代累积起来的清名呀,这要是传出去,以后还有谁敢把女儿嫁到咱们老张家?又有谁敢娶咱们老张家的女儿?”

“莫说是咱们老张家,就是整个平阳村都要受影响,人家顾氏族长还没来找我,那是顾及着咱们都住在一个村的情分,要是顾氏因为这件事来找我,我说啥?我能把你们一家子从张氏族谱上划出去吗?”

张由心头一震,再不敢轻慢六叔公。

“六叔公,我娘糊涂,求六叔公再包容则个,我这就回去说我娘一顿。”

他还只是个秀才,连举子都不是,要是被逐出宗族,那他如何去考举子?

到时候再有李谦之流往学正跟前进谗言,说他私德有亏才被驱逐出族谱,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绿皮女妖那他别说去考举子了,就连保住秀才功名都很难。

娘呀娘,为何如此坑害于他?

“三娃子,你要走,就顺便把这两锅稀粥给带走吧,咱们村的人还没穷到这份上,就算有那么几户遭了灾,吃不上饭,族里也还能凑出点余粮来接济接济。”

六叔公微微抬了抬眼,忽然看向立在一旁的立秋。

“这回多亏了立秋,要不是立秋告诉大家伙老天要降雨,大家伙的地可全都要被淹了。”

立秋心头涌上一股不安。

六叔公这只老狐狸,平白无故地把她扯出来做什么?

她可不想牵扯到张家大房二房之间的争斗中。

“六叔公别这么说,”立秋淡淡笑着,“这得多亏了老君庙的南风道长,跟我可没什么关系。”

“怎么跟你没关系?你要是不说,等村里人知道,那都是什么时候了?”

六叔公硬是要把立秋扯进来。

“你看你到底还是张老蔫的干闺女,嘴上说着不认刘氏这个娘,可真要有什么事,却冲到最前头,要不然,村里因为你娘干的这缺德事训她,你咋还死命地护着她呢?那天看你那个不要命的架势,我还以为是你撺掇你娘卖别人家的姑娘呢。”

六叔公这么一说,胡氏赶紧插嘴:“六叔,说不准真是呢,二嘎娘的心眼能有这么活泛?这肯定是背后有人支招呢,我听说立秋也会读书认字,立秋,你说是不是你给你娘出的主意?你这孩子太不知道好歹了,你三哥现在是个秀才,你却撺掇着你娘不干人事,你是不是成心想坏了你三哥的前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