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碳纤维



    约莫又过了大半个钟头,小金终于开着一辆挂着临时牌照的温莎蓝色宾利飞驰赶回了世博展览馆。

    这下有了高档座驾撑场面,杨越就要去见一见碳纤维丝的供应商——沪上东平化纤贸易的胡总。

    这家东平化纤贸易公司的主营业务就是销售RB进口的二三流碳纤维丝,公司老板胡总不仅会日语,且早年在RB生活过,在那边颇有些人脉关系,所以近年来在长三角的市场混得风生水起!

    碳纤维作为一种高新材料,已经火了好些年。

    由于其具备的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高模量等特性,所以被广泛的运用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国防安全等领域。

    而碳纤维市场的主导者,正是以美日德为首的西方阵营。由于碳纤维的国防运用前景十分广阔,尤其在先进战斗机、轰炸机的研制生产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长期以来,西方的高档碳纤维产品一直都是对天朝禁运的!

    也就近些年碳纤维国产化的进程初见成效,西方才放开了中低端碳纤维产品的出口。

    其中,又以产能和质量最高的RB厂商独占鳌头。

    而这个东平化纤贸易的胡总和他背后的RB厂商,就是最早一批开发中国市场的西方厂商。

    其实,要不是美国扛着核大棒在后面压着,日、德等国的碳纤维厂商巴不得早点往中国出口才好……

    ?因为,这碳纤维丝虽然可以实现大规模自动化量产,但碳纤维制品却是需要运用大量手工生产的玩意!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碳纤维丝虽然拉伸强度高,但却有既软又脆的缺点,尤其单根碳维丝束极细,在加工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损伤,从而降低性能。

    由于碳纤维丝的以上缺点,造成其容易损伤也无法保持特定形状,所以真正加工成型的碳纤维部件中,碳纤维丝通常被包裹在树脂基体中。

    碳纤维起到承载作用,树脂基体用来塑形并保护纤维。因此成型时通常把碳纤维和树脂塑料混合在一起。

    现代工业又经常需要制造大量流线型等不规则形状的部件,所以这种精细活长期都是依靠手工来铺放。

    从复合材料出现后直到现在,手工制作一直是碳纤维和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最广为使用的加工方法。直到最近十来年,自动化成型方法才逐渐成熟并慢慢投入到实际的工业应用中。

    而大量高端应用场景,比如飞机制造所需要的碳纤维部件,仍需要手工铺放!甚至,长达58米的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的超级叶片,也同样完全依赖于人工制造!

    在这方面,天朝拥有产业工人基数庞大、政策税收优惠、配套设施完善等天然优势,简直就是为生产碳纤维制品而准备的世界工厂!

    近水楼台的RB厂商恨不得偷偷大量出口碳纤维丝到天朝去,可奈何美国盯的紧,还是老实点为妙……

    毕竟,上世纪80年代轰动一时的“东芝-康斯伯格事件”还历历在目,RB的碳纤维厂商倘若真要是有暗中助力天朝军工发展的“资敌”行为,那美帝的屠刀放起血来可是丝毫不带手软的!

    不过,相对于顶尖和一流的碳纤维丝,性能一般的二三流产品就没那么要紧了,天朝企业采购去制造好成品再出口到全世界的例子太多太多了。

    现在不仅国际主要厂商的RB的东丽、东邦和三菱丽阳,美国的氰特工业公司(Cytec)、赫克塞尔(Hexcel)公司、卓尔泰克(Zoltek)公司、阿莫科(Amoco)公司,德国的SGL,韩国泰光产业公司以及呆湾的台塑公司等在攻略天朝市场,就连大量国外中小厂商,也一并蜂拥而至!

    再加上碳纤维的国产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国产厂商也杀入了市场,低端的民用碳纤维丝早已被血拼成了白菜价……

    东平化纤贸易公司和世博展览馆都在PDX区,两处相距也不过二十多公里,在小金高超的驾驶技巧下,仅花费了十来分钟就赶到了目的地——安易商务中心。

    这个商务中心是一个破旧的小工厂改建的,东平化纤贸易公司就租下了其中的一栋楼,翻修装潢一番后倒也显得很有格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