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2 卢龙-第2/6页



    所以也就抓紧了这短短的三日时间,既是像叶青陈述着如今滦州境内的民生,也倾诉着如今他们所遇到的种种苦难阻碍,总之无非就是没有遭受过战火的滦州境内,虽是一片和谐景象,但这些全都是因为他们这些官员的功劳,才得以让滦州境内得以保持太平。

    这期间李师儿曾经差遣完颜陈和尚找过叶青一次,但叶青根本没有理会,而是差遣了跟前的贾涉去与之交涉,最后由贾涉出面拒绝了李师儿想要在滦州继续逗留的要求。

    滦州身为从渝关进入金国前的最后一座大城,自然是要比他们途径的其他州县要热闹繁华许多,加上从没有被战火波及过,所以眼下的滦州要比渝关等地更适合李师儿他们逗留。

    可在叶青看来,滦州虽然是一座大城,但因为没有驻军的缘故,所以自然就不适合或许内心里还有些小九九的李师儿,做长时间的逗留。

    离开滦州城继续向东,风和日丽的天气下,仿佛使得整个天地因而都广袤了几分,随着越来越接近渝关大后方的最后一座重城卢龙时,好像鼻尖已经能够嗅到北地海域独有的海洋味道。

    卢龙城因人名而生,相传当年的大帝秦始皇在巡游至此地时,专门差遣了卢生、韩终等人入海求仙寻找长生之道,从而在得名秦皇岛之前以卢龙为名。

    听到叶青如此解释卢龙之命的由来时,在身后马车上被近百金人骑兵守护的李师儿嗤之以鼻,向来不喜汉人用这些典故、传说来命名城池之命的她,对于这种以传说、典故而命名,又经由叶青之口解释的故事,更是觉得颇为讽刺以及不屑一顾。

    在李师儿看来,叶青更是想要通过这番言语来定义渝关以西都乃是宋廷之名正言顺的辖地,所以在她看来,或许过了渝关以后,叶青还能够用各种也不知是满口胡诌的传说、典故来证明渝关以外的地域,也都是宋廷名正言顺的疆域。

    卢龙距离关口渝关不过数十里地,金廷统治之时,这里便是一个重要的驻兵之地,虽然不像如今这般被宋廷更加加以重视,但向来身为连接关内、关外枢纽的渝关,在金廷迁都至燕京后,也是一直都不曾被金廷忽视过。

    只是因为过了渝关之后依旧是金廷辖地,所以即便是有驻兵把守,但更多则是象征性的意义,以及对于燕京之地源源不断输出兵员的兵营。

    随着耶律月开始动身前往安西时,耶律乙薛便已经开始从安西再次返回渝关,相较于叶青这一路上因为李师儿拖慢了行程,耶律乙薛则是如同两肋生翼,近千里的路程耶律乙薛便只带着自己的百人亲卫一路疾行,竟然是在叶青到达卢龙的前一天率先赶到了卢龙。

    叶青一行人在进入卢龙时,耶律乙薛已经率着卢龙城的各级官员在简易的城门口相迎,落日的余晖下,叶青甚至连马车都没有下来,只是在耶律乙薛靠近马车后,掀开车帘低语了几句,而后便在卢龙城其他官员脸上带着失望之情下,缓缓驻扎进了卢龙城。

    相比较于耶律乙薛并没有想要在叶青跟前表现的心思,以及耶律乙薛已然成为燕王的心腹事实,卢龙的官员自然是想要在燕王到达此地时,能够第一眼见到燕王。

    就算是无法在城门口跟燕王说上哪怕一句话,但最起码也能够在燕王面前混个眼熟不是?

    可燕王他老人家在抵达卢龙城城门口后,竟然是连马车都没有下,只是跟自己的心腹低语了几句便开始进城,这让已经苦苦守候多时,在心里已经不知道打了多少草稿,盘算斟酌着在见到燕王后,如何能够在简短的寒暄中给燕王留下深刻印象的官员,自然是大失所望。

    卢龙知州与通知则都是姓完颜的金人,但却是有一个极为有意思的现象,那便是不管是滦州的知州、同知还是这卢龙的知州、同知,虽然都是金姓官员,可却都是自有出生在宋地,读的是宋人书院推荐的书籍,考的是宋廷的科举,就如同金廷治下的汉人官吏一般,虽是汉人的身份,但却是金人的官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