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二章 真身-第2/4页





    叶青到达刘府的时候,自然是让黄氏以及三个儿子受宠若惊,在这个敏感时刻,刘德秀被定义为贪腐官员,而且从后院还找到了证据的情况,竟然能够毫不避讳的过来吊唁刘德秀这个当初的同僚,如此举动,自然是轻而易举的赢得了刘氏三兄弟的敬佩之情,就是连黄氏,也是一边抹着眼泪儿,一边对叶青是感恩戴德。

    素缟麻衣满院的刘府一处颇为僻静的地方,叶青在别过黄氏后,刘氏三子则是跟着叶青一同走了过来。

    “接下来有何打算?”叶青平易近人的问道。

    亲和的态度、随意的笑容,让三兄弟又是一阵受宠若惊,一个个你看我、我看你,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叶青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厚葬令尊后,三位是打算带着老母亲回老家,还是说……继续在各地任差遣?”叶青笑着继续说道:“令尊之事儿,自然是跟三位无关,朝廷也不会因为此事儿而迁怒于你们三人,所以若是三位心意已决……。”

    “叶大人,下官……下官暂时还没有想过以后该如何。”长子刘敏行,看着叶青有些为难的说道。

    “无妨,这个时期自该是以令尊为重,至于我今日提及,也是看在令尊与我同在淮南东路为官的份儿上,再者便是……我明日便会率军北上,这一去怕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叶青从容的说道。

    刘氏次子刘敏学听着叶青的话语,终于是率先反应了过来,相比刚才大哥的实话实说,他终于回过味来了,眼前安抚使大人的话语,明显是在为他们三兄弟着想,是有意在这个艰难时刻帮他们三兄弟一把。

    结合着他们兄弟三人,这几日对父亲的事情的了解跟分析,以及他们的母亲黄氏的话语,已经很清楚的明白,上元节那一夜,本来是父亲与母亲一同离开府邸,从而使得这件事情跟他们三兄弟彻底的撇清关系,保护他们三兄弟不会受到任何的牵连。

    但是到了最后关头,父亲却是不知为何突然变卦,留下了母亲跟他们兄弟三人在府邸,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当那夜右相赵大人跟安抚使叶大人来到府里时,右相要抓他们回大牢时,是母亲黄氏向叶青求的情,从而才免了他们一家子的牢狱之灾。

    所以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隐情呢?或者说,是不是父亲早知自己在劫难逃,所以早早就拜托了叶大人,照顾母亲跟他们兄弟三人呢?

    就在刘敏学思索着这些的时候,老大刘敏行听着叶青明日便要北上的话语,行礼说道:“那下官就在此预祝大人旗开得胜……。”

    “大哥,慢。”刘敏学急忙拉住老大的手臂,而后向叶青恭敬的说道:“叶大人,下官有一事儿想要询问。”

    “但说无妨。”叶青态度随和、有求必应的说道。

    “若是下官兄弟三人,各自回任,朝廷会是什么态度?您身为我大宋朝枢密使,又一直在临安,而且也掌淮南东路,又是北地四路、京兆府路节度使,所以自然是比下官兄弟三人清楚,朝廷会如何对待我们这些罪臣之后。所以若是下官三人回各自任上后,是否会受到其他人的排挤,是不是这辈子以后的仕途也就升迁无望了?”刘敏学身为家中次子,脑子比其余两个显得是灵活了很多。

    但在叶青看来,这应该是他们第一时间就该想到的问题,但竟然还需要自己提醒,还得加上他们自己琢磨半天,才反应过来,自己今日为何而来。

    随着刘敏学问出叶青这个问题,刘敏行以及老三刘敏文,也终于是反应了过来,为何堂堂一路安抚使大人,竟然会在这个微妙时刻来吊唁父亲了,毕竟,如今父亲可是朝廷的罪臣啊。

    “叶大人请受下官一拜。”心头瞬间涌动着感激之情的兄弟三人,一起向叶青行礼道。

    “不必如此,刚才我已经说了,平日里我与令尊私交虽少,但还不至于像外面传的那般水火不容。”叶青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而后继续说道:“三位的仕途……想必三位刚刚已经彻底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了。我身为淮南东路安抚使,按理说不该如此,但若是三位有心报国的话,就不妨留在这边,北地四路、淮南东路,京兆府路,虽然稍微苦了一些,比不得过了长江后的繁华盛世,但好在,如今都是我大宋疆域。若是三位留下来,我倒是也可以为你们提供用武之地,比回各自任上要宽松一些在环境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