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 三司-第2/3页





    “皇城司统领还从未有人能够身兼他职的,你这个少卿是……?”陶潜现在心里开始有些明白,为何这皇城司的统领,会在到达建康后,躲避不见建康官场的官员,而是暗暗独自活动,连驿馆都不去的原因了。

    “大理寺左少卿。”叶青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道。

    “原来如此。”陶潜看着叶青,瞬间彻底明白,心头也不由得一震:皇城司统领竟然能够身兼大理寺左少卿一职,如此看来,太上皇对于叶青的重用堪比当年的秦相啊。

    皇城司多是暗地里的不法勾当,自然而然的,于理法、律例之上便会颇有受制,从而使得皇城司在被差遣时,有时候还不得不应付官府衙门的阻力。

    但若是皇城司的手里,也有了如同大理寺、刑部的衙门权利,那么……陶潜还真想不出来,如此一来,谁还能牵制皇城司已经近乎通天的权利。

    “难怪你这个统领到达建康后,要私下行动,对建康官场避而不见啊。”陶潜有些无奈的叹口气道。

    “说吧,李孟坚跟信王不该是一伙的吗?怎么又会抓了他的小舅子呢?”叶青撇开关于他大理寺少卿的话题,再次把话题引到了建康钟氏一族的事情上。

    “李孟坚只是一个知府而已,江南东路自叶衡被罢免后,知府与安抚使便没在由一人身兼过,虽然叶衡被罢免时,李孟坚第一时间就担任了建康知府,但也有人比信王还要快的抢去了安抚使一职。所以建康官场表面看似一片和谐,实则是暗流涌动。”陶潜神色之间略有得意的说道。

    其实说白了,李孟坚如今依然是信王的人,但安抚使杨简却是如今的吏部尚书韩诚的人,而转运使自是不用说,乃是史家的人。

    随着赵汝愚从成都府被一纸文书调回临安,就意味着朝廷必然还会重用赵汝愚,毕竟赵汝愚在成都府的政绩,哪怕是比起把庆元府的治理的颇得朝廷赞赏的魏王来,都是不遑多让。

    而赵汝愚与韩侂胄此时关系又极为要好,随着赵汝愚被调回临安后,接下来的下一步,自然是要继续整合韩家在朝堂之上的势力。

    建康东面的镇江,在朝廷把五河军调回后,便名正言顺的归属了韩家,而如今,韩家自然而然的要把视线投向更加繁华的建康,以此来使得韩家的势力,可以与史家分庭抗礼。

    建康原转运使白秉忠,随着叶衡战败而一同被罢免,史家自然而然的在汤思退死后,立刻便又再一次换了一个转运使。

    “知道信王吃亏吃在哪里了吗?”陶潜极为八卦,又卖弄着关子问道。

    “不知道。”叶青不动声色的摇头道。

    “吃亏就吃在太信任钟家一事儿上了。”陶潜神秘一笑,而后看看四下酒客无人注意他们这一边,压低了声音道:“你一路护送而来的信王妃,每年都会回建康一次,名义上是回乡探亲,实则是帮着信王招揽、安抚建康官场的亲信。建康通判钟麟,可就是钟家在建康官场上的重要角色,但谁能想到,这个原本信王跟信王妃最为信任的堂叔,如今却是倒向了韩家。如此一来,你想想,信王的势力能不受影响吗?”

    “你怎么知道那叫钟麟的,已经暗地里投了韩家?”叶青淡淡的问道。

    陶潜又笑了下,而后道:“若你是钟麟,是信王的人的话,你会抓信王妃的亲弟弟坐牢吗?会把信王妃亲弟弟的府邸给贴上封条吗?”

    不等叶青张口说话,陶潜继续说道:“何况钟平还是被人联手诬陷,栽赃嫁祸而被抓入大牢内的。”

    “什么罪名?”叶青食指强忍住敲击桌面的冲动问道。

    因为当他问起陶潜什么罪名的时候,陶潜的视线,几乎是同一时间,像是早就知道自己会敲击桌面似的,余光则是一直盯着自己刚刚放在桌面上的手。

    “通金。”陶潜神色之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本以为眼前的年轻统领,又会继续敲击桌面,但此刻叶青的举动则是让他失望了,微微一笑,掩饰着自己刚才的诧异,继续道:“通金罪名看似很大,但说到底,具体下来不过就是把朝廷的一些严禁卖给金人的物品卖给了金人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