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最好 最坏的时代-第2/3页





    随着叶青跳出廊亭,原本围在一起的文人士子,仿佛感受到了一股深沉的气浪一般,竟不约而同的为叶青无声的让开了一条通道。

    叶青的身后寂静无声,近百名文人士子的相聚,此时此刻,没有人发出一丝杂响,就连朱熹、陆九渊,也不过是张了张嘴,面对叶青最后那一番话,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反驳。

    近乎于白话的语言,深思同样是充满了哲学的意味,不论是朱熹还是陆九渊,抑或是李清照,与正目送叶青往外走的赵构,都在心里不由自主的默念着。

    狄更斯在双城记里的话语,随着叶青在穿越到临安之后,随着他越来越融入这个社会,随着他越来越了解这个社会,他突然发现,这段时日,这段话经常出现在自己的脑海里。

    崖山之后再无中国,华夏民族迎来了第一个外族的全面入侵,同样,也使得华夏民族在历史的长河里,第一次陷入到了真正的困境,而之后的儒家士子呢?跪舔外族很久很久,这是谁的罪?整个华夏民族的罪过,非谁一人担当。

    当然,也更不该是一个朱熹或者是陆九渊等等这些出类拔萃的儒学大家,他们顶多是算个助推器,但要把所有的责任归于他们,恐怕他们自己也担待不起。

    “小友心情好像不是很好?”一个淡淡的声音在叶青耳边响起。

    “你谁啊?”叶青蹲在西湖岸边,手里的一根狗尾巴草,正逗弄着湖里面供人观赏的五颜六色的鱼儿。

    “我是谁重要吗?萍水相逢罢了。”老者神态威严,一身干净利落的灰色长袍,即便是已经刻意让自己的神态表现的平易近人一些,但那种久居上位者的气势,还是给人一股无形的压力。

    何况身后还站着十好几位目光犀利的精壮汉子,一个个人高马大,一看就不是好惹的货色,此刻把目光都放在了叶青的身上,时刻警惕防备着他的一举一动。

    “哦,没什么心情好不好,刚才你是不是也在里面?这么老了,不会还是个秀才吧?听他们给你上课?”叶青蹲在湖边,看着坐在石头上的老者,阳光下,老者的身材仿佛也显得颇为魁梧似的。

    “秀才?老夫要想考取功名早就考取了,不至于等到现在了。不过刚才小友一番话有胡搅蛮缠之嫌,也有剑走偏锋之势,最后一段深沉的话语……怎么,是对朝廷不满?”赵构饶有趣味的看着叶青,手里的狗尾巴草又被他当成了食物,忽悠湖里游过来的鱼儿。

    “没不满啊,不是说了,这是最好的时代……。”

    “生在何时自然都是最好的时代,因为你也不知道过去跟未来是如何,自然这就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不是?”赵构一手扶着膝盖,对于叶青爱答不理的态度,丝毫不觉得有犯上之嫌,最后加问道:“你是不是也痛恨金人?”

    “干嘛,痛恨金人干什么?看我这年纪,像是经历过逃过来的吗?”叶青抬头,眯缝着眼睛问道。

    心里却有句话没有说出口,还真让你猜对了,我还真知道未来,要是不知道未来,怎么可能知道朱熹跟陆九渊,就跟华夏民族的罪人差不多呢。

    “但你小小年纪,却身穿老弱病残为主的禁军服饰,是背后有关系还是得罪人了?所以才到的禁军?”赵构好像心情很好,看着叶青一屁股坐在了湖边,也不生气,依然微笑着问道。

    “我也不知道,反正应该是得罪人了吧?稀里糊涂的,要不然我也不会说,文人就会玩弄人心了,勾心斗角四个字,恐怕只有在大宋,不论是朝堂还是民间,都被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巅峰啊。”叶青看着手里的狗尾巴草,被一条胆大的鱼儿冒出水面抢走,拍了拍双手,余光就看见好几双脚不由自主的动了动。

    老头儿谁啊?身后这些人不会也是同行吧,还是说是皇城司的人?禁军同行里,有这么精悍的士卒可是不多啊,老头儿人脉或者是身份地位够高的啊。

    赵构像是颇为认同叶青这个观点似的,竟然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而后则是再次重复问道:“那你痛恨金人占了我大宋朝的北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