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五章 龙困浅滩-第2/2页





    确定撤离,可如何撤,走哪里呢?

    从湖州原路返回建康似乎最佳,这条路他们最为熟悉,颇为安全。而且根据目前的消息,建康虽然遭到宋军突袭,但城池尚未陷落。宋军吕颐浩只是围城,岳飞则扼守牛头山。

    自己大军回师,或许能据守建康,然后顺利北渡…若是有可能,守住建康,让金军在江南有一颗钉子,那是最好不过。

    然而麾下诸多将领并不赞成这个建议,就连兀术自己也否决了。

    原因无他,此为陆路,多有不便。

    南下之时,他们是轻装简行,水陆无所谓。但南下之后,烧杀抢掠,大军劫掠了无数财物。

    而今已经装了几十艘大船,就停泊在武林门外的码头上,等着起锚北运,因而唯一的路线便是经运河、太湖,过镇江,北渡长江到扬州。

    如此能将财物北运,途中亦可以逸待劳,到了太湖还能与拔离速汇合,他在苏湖抢掠的财物更多……

    但这条路并不安全,徐还从吴江桥离开之后,突袭了苏州,说明他正活跃在太湖附近。指不定又在酝酿什么阴谋诡计,待自己北归之时,很可能遭遇伏击……而且镇江的韩世忠听说也是一员猛将,也不好对付。

    兀术心里清楚,自己手中虽说还有数万兵力,但连日作战已经是疲惫之师,锐气尽失。而且都在江南敛得大量财物,难免为财所累,勇猛定不如往昔,行军速度也会大打折扣。

    丢下财物?却也是万万不能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兵卒拼死作战为了什么?若轻易动了兵卒手中财宝,搞不好会闹出哗变来。

    更何况,被宋军截断后路,甚至可能被围困在江南,这等动摇军心的消息绝对不能对外公布。兀术对外的说辞是搜山检海已毕,而今胜利班师北归,那就更没有放弃战利品的道理了。

    唉!

    一时间,兀术好生无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