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博个贤良名声



京城陷入了沉寂的三年国孝中,这三年里禁止宴乐嫁娶,对于宜黛和梁祁烨这种独门独户的小夫妻来说,便省了很多事情,宜黛正好趁这几年调养好身子,待出了国孝再怀胎便水到渠成。

他们府上没有妾室,家务很是简单,梁祁烨一心忙公事,宜黛每天抽出一点儿时间打理内务,其他时候便是利用崇文馆收集情报,和梁祁烨分析局势,和月又白互通商务,还给宜舒的商行在天津开了家分行,用来接洽月家出海的商船。梁祁烨的私产也是她在打理,包括但不限于他投入的盐运海运生意,各方商户投诚孝敬等,梁祁烨要钱从她这儿出,掌管着府里的财政大权,宜黛日子过的很舒心。

偏偏有人见不得她如此舒心,皇后想让宜黛接手华璋书院的事务,说她年纪大了身子疲累,需要一个接班人。

宜黛推说自己无能,“荣王妃是公认的蕙质兰心贤良淑德,最适合继承您的衣钵,大公主也尽得母后真传,机敏慧达远胜臣媳,臣媳认为她们二人比我更适合接手此事。”

皇后多年前为了博名声重开了华璋书院,但众人都知道这书院是桩贴钱买卖,前几年国库不充盈便不给书院拨款了,这几年一直是皇后用自己的私房倒贴,前些年为了儿子还需经营这贤良国母名声,如今荣王被废,她博这些贤良名声给谁看呢?皇帝并不会因为荣王有个贤良的母亲便对他偏爱,嫡长子说废就废了,她还操持这些事情图什么?

宜黛也不愿意接手这个烫手山芋,上头有荣王妃这个长媳顶着,轮也轮不到她。

皇后道是荣王妃要操持府上一大家子事,又要教养两个女儿,忙的很,不像宜黛这么清闲,难道为婆母分忧不是她分内之事么?

宜黛垂眸思索,很快便有了头绪,她问皇后:“母后让我接手此事,是由我全权做主,还是给您打下手呢?”

皇后问她有什么说法,她道:“臣媳愚笨,恐和母后意见不合,若共同打理书院,只怕惹了母后厌烦,婆媳生隙可就不美了,母后若实在不想管,可以交由臣媳试试,臣媳尽力而为。”

要么她全权管理书院,要么她就不管,让她给皇后打工可不能,好名声全让皇后得了,苦差事却是她在干,她可不吃这亏。

皇后想想华璋书院那个烂摊子,宜黛就算有通天的本事也是要贴钱的,皇后乐得清闲,便道:“你主意大,要全权管理书院,出了什么事你可担得起责么?”

宜黛道:“既然接手便要负责,若是做的不好,我也拼尽全力去弥补。”

她如此自信,皇后哪能打击她,没两日便叫了书院的院长来,把书院账本交给宜黛,也是做个介绍,告诉院长日后有什么问题找英王妃去。

韩院长两鬓已经斑白,她是宫里的尚宫出身,后来去华璋书院任院长一职一去便是十几年,当年舒儿入学总是闯祸,宜黛作为家长被叫了好几次,那时韩院长便觉得这个小姑娘不是池中之物,果然如今造化不俗。

宜黛和韩院长寒暄几句,韩院长还说起宜舒小时候的事情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濯水清浅,她和华琅彩是书院第一批入学的学子,两个人年纪不大,却是问题最多的,常惹是生非被叫家长,华琅彩每回都是长公主来领她,宜舒则是叫她的小姐姐来,印象中也有叫过继母来的,乔夫人被气的不轻。

提到她们小时候的事,宜黛笑意里藏着几分失落,如果宜舒没有遭遇变故,她会在书院里快乐长大,或许成绩不好,还是问题不断,常被叫家长,可她健康快乐,这比什么都重要。

皇后无意听她们叙旧,让韩院长以后有事去英王府找王妃,她不管这事了。她这忙不迭抛出烫手山芋的态度让宜黛心里发怵,虽然已经做好了准备,可细看了书院的账本后还是觉得齿寒,这得贴多少钱进去呀。

她不信书院当真没一点儿进项,否则皇后每年贴这么多钱进去,早把书院关了,一直开下去,那定然是有利可图的。

她叫韩院长来问话,这书院有没有什么灰色收入,韩院长起初说没有,宜黛也就不和她客气了:“院长在书院呆了这么多年,难道认为你离开书院后,还能再回宫里当尚宫么?书院如今是我做主,母后已经不管书院的任何事务了,你可明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