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备战备荒-第2/2页





    让每家每户出劳动力参与修建山口的防御工事,把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意识贯彻到升斗小民的内心,争取让大家能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意识到团结就是力量。

    冷兵器时代,据险而守之时,只要收集到足够的石头和滚木,不仅仅壮丁可以参与守土,连健妇都能够往山下扔石头砸敌人。

    后金军要是来少了根本做不到突破山口袭扰到躲藏在山上的老百姓。

    至于建奴会不会发动千军万马而来?这个问题应该不存在。

    这里又不是战略要地,山上也没有重要人物,更加没有可观的缴获,建奴难道得了失心疯?唾手可得的地方不去抢劫,非要在这深山老林跟一帮刁民拼命?

    九里台村里的妇孺和行动不便的老人都听从劝告转移到了山上的避难所,这个地方其实是一个比较大的山洞,山路崎岖要到达这里唯有靠步行。

    据村里的老人所说,这个避难所早在宋元之时就曾经庇护过杨、黄两家的先祖,土木堡之变那一年,瓦刺蒙古围京师,九里台的乡亲们也是靠这个避难所逃过一劫。

    后金军打下了薊镇总兵府所在地三屯营,永平府四乡八壤的老百姓都惶恐不安,九里台的老百姓也不例外。

    现在有黄家牵头还补贴钱粮早早的让村子里的老弱妇孺躲进避难所,在忙着干活儿青壮年和参加训练的家丁都安心不少。

    黄沂州本来在乡里就有威望,黄、杨两个家族的族长要决定什么大事都会找他协商。

    虽然杨家族长是九里台村的村长,但是从来没有欺负过黄姓族人,总而言之九里台村虽然不富裕还算和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