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天气、怒气、情气-第2/3页





    苏凯左右看看:“一共十八个人,都是高手,只要他们愿意,会对咱们的庞大商队造成损失,我们的护卫太少,人员太多照顾不过来。”

    “放心,他们不敢!”苏任抓起一块瘦肉塞进嘴里,腌制的有些过,又咸又柴根本没法吃。嚼了两口又吐了出来,喝了口酒压一压:“只要陈须在我们手里,他们就不会轻举妄动,这一路上最危险的地方不是剑门关,不是秦岭,而是在郿坞将这小子交接之后,到长安这段路上,以刘嫖的个性,绝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千方百计的致我们于死地。”

    “在长安不是最好吗?为何要舍近求远?”

    苏任一笑:“长安怎么说也是天子脚下,刘嫖虽然早已经没了名声,但也得注意一下,所以我才在这里休息,就是为了从郿坞快进入长安!”

    “早知现在当初真不该抓他!”

    陈须和狗一样被人牵着出来遛弯。一路的风餐露宿将这个公子哥变得有些认不出来了,满脸的污泥、衣冠不整,脚上的鞋都不知道去了哪里,走起来左摇右晃,很萎靡。三名护卫十二个时辰不离身的看管陈须,倒也没有虐待他,只是心高气傲的纨绔子弟还没有适应这种生活。

    在秦岭脚下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继续赶路。吃饱休息好人人都很有精神,一路上笑语不断,引得官道两边的百姓纷纷侧目。距离长安还有两百多里,也算是天子脚下,百姓从衣着到精神面貌都要比别的地方强很多。越往东越繁华,一座座的村寨,一个个集镇,偶尔还有修建了土堡的县城出现。

    郿坞是渭河岸边的一个小船坞,从这里走水路去长安或者潼关更快更舒服。近年来因为蜀中商业的达,北面的商贾带着大量的货物,基本都从郿坞走水路。让不大的一个小码头变的人声鼎沸,十几丈长的货船在渭水中往来不息,比《清明上河图》也是毫不逊色。

    苏任一行刚进郿坞立刻被一群脚夫行的人拦下,他们一个个争着抢着要替苏任搬运货物,并且保证绝不会有任何损失。这种事情刘高自然会去处理,苏任几人找了一个客栈开始安顿女眷。刚回到房间,阿巽突然从帘子背后闪出来,那张刀疤脸格外明显。

    翻身跪倒:“先生,阿巽终于等到你们了!”

    苏任一把将阿巽拉起来,重重的在肩膀上拍了两下:“一年多没见,变白了,看来这长安的生活不错!”

    阿巽微微一笑:“自从先生出那天我就在计算,一直等候,直到今天终于等到了先生,这一年多先生可好?”

    “好!好得很!”说了两句客气话,直接进入正题:“你亲自来,是不是有什么大事?”

    阿巽面色一凛:“先生真的抓了馆陶公主的儿子陈须?”

    苏任点点头。阿巽接着道:“馆陶公主已经调集很多人手,现在这郿坞城里有一半都是他们的人,馆陶公主下令,谁要能拿到刘掌柜的脑袋,赏金万两!”

    “好大的手笔?难怪我进来的时候现很多奇怪的人,大热的天的卖袍子,没下雨却卖雨伞,原来是这么回事!”

    阿巽道:“这些人的头领叫郭解,就住在河里那条最大最长的船上。”

    “哦!老熟人,呵呵!”苏任笑了笑:“你这些年在长安进行的如何?别说不是这些家伙的对手?”

    阿巽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先生放心,就算他们来再多的人也没用,逼急了一把火烧了这郿坞!”

    “哈哈哈……”苏任大笑:“一年不见胆气壮了好多,好,那咱们就和这个馆陶公主斗一斗!”

    苏任让黄十三守在门外,任何人不得进入。没人知道阿巽来了,也没人知道早在一年前苏任就在长安埋了一颗钉子。吃了饭,苏任决定带大家去街上转转。郿坞的街道虽然不长,各地的货物却不少,价格便宜,很受当地百姓的喜欢。

    抓起一支做工精细的簪,苏任将董倩拉过来,给她插在脑袋上,左看右看仔细打量:“好,很不错,漂亮极了,有了这根簪的陪衬,气质也增加了几分,好!”

    又挑了一支竹节样式的,插在冷月头上,又是一番夸赞,惹的两女娇羞的底下脑袋。一旁卖东西的商贾陪着笑脸:“您一看就是行家,这可都是最好的东西,是从温水弄来的,若不是我的盘缠用完了,才不会贱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