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收潘 下-第2/2页





    “这,这,是下走想偏了。可……”

    “这不是给你的,而是给潘荣的”李煜粗暴的打断他的话。

    “你们潘家就这么一根独苗了吧,他是商户出生,现在也只能经商,但我想你肯定不希望你们潘家几代人后依然是商户吧?”

    “六郎,你的意思?”潘诚厚隐约触摸到了李煜的想法,但却不敢承认。

    “我也懒得和你遮遮掩掩,直说吧。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我大唐已经自从升元年间开了两次科举后,已经停科很久了,但不可能一直停着,朝廷需要人才。潘荣是商户,不但他就是他的子嗣也是无法参加科举的。”

    “你说如果潘荣持了此物进献朝廷,以圣人的仁厚,再加上你这么多年兢兢业业,怎么也得赏他个宣议郎,朝散郎吧,甚至弄的不好,扔到六部去做个小主事,也不是不成。如此便一跃而脱离商籍了!”

    “当然,商人也可通过纳粟输捐来换取散官官职,但我大唐仓禀充盈,当不至于重开此例。”

    朝散郎,宣议郎,都是七品的散官职司,通常用来奖赏有功之人。

    虽然没有实职,但对于平民百姓而言,也是一步登天,算是官场中人,足以光宗耀祖,在地方上也能摆出足够的威风来。

    至于纳粟输捐就花钱买头衔,但不到万不得已,朝廷也不愿意开这个先例。

    毕竟很不体面,也就是腐朽到了晚清那种程度,才公然卖官鬻爵,全无体面可言。

    李煜,这一手直击老潘的痛点。

    潘荣已经是商户籍了,潘诚厚虽然是大太监但也没办法去更改,也就指望纳粟输捐一途。

    可这个得看朝廷,大唐眼下是华夏最有钱,综合国力最强的地方割据势力,又奉行藏富于民,慎动刀兵的策略,加上德昌宫还有百万金帛作为后盾。

    还真没必要卖官。

    潘诚厚每每想到此事也是心烦不已,他已经五十多了,在这个年代,属于随时闭眼的年纪,但潘家的商户籍是他眼下最大的焦虑所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