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开张大吉-第2/2页





    主要是无用武之地,中国建筑大部分是木制的,外立面也是木头的,没法往上贴,倒是能用来铺地,但一来时间紧急来不及现烧。

    二来,李煜也觉得这个东西,倒也不着急拿出来,有机会可以用作向李璟献宝。

    现在这座铺子从外观来看和同时代的商铺并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但还是引来看热闹的闲人,和前来观礼部分官员的赞叹。

    主要是这铺子的门脸儿着实与众不同,两开间的大门面,上面顶着一块巨大的牌匾。

    上书三个大字“红茸唾”。

    一看落款。

    徐铉!

    南朝文风之佳以李璟为第一人,次之便是冯延巳和徐铉,前者精于诗词,后者在小学上别有一功,算是南唐第一书法家。

    让他来提匾也是应有之意。

    其实按照相互间的关系,李煜去找冯延巳更方便。

    只是后者身上的派系印记太重。

    真让他写店名,以孙昇为首的二愣子兵团只怕就要看自己不顺眼了。

    二愣子们的背后就是太子大哥,李煜面孔抽筋了几下,还是觉得走走夫人路线,找徐铉好了。

    反正,他前阵子把唇华到处撒,听闻徐铉家里有俩女儿,而且老婆年纪也不算太大,不怕不上钩,呃,李煜的意思是不怕徐夫人不来宫中探病。

    果然,徐夫人二次入宫探病,李煜加意讨好,送上几只外管为象牙犀角材质的唇华,和之前撒出去的银壳货色比足足高了好几个档次。。

    这些珍贵材料,是他挖墙脚挖来了,让细作监先做一部分出来练练手,反正儿子开买卖从老子荷包里掏几个银子也是正常。

    那话怎么说来着,儿子偷爹不算贼!

    再说了,完工后的成品,首先就是送给钟皇后试用,其次就是太宁,可谓取之于帝用之于帝。

    李璟若是敢对此说三道四,钟皇后和太宁就敢联合起来揪他胡子。

    而细作监的这些匠人因为最近没什么新任务也憋得难受,眼看有新产品上手试制,自然打起十二万分精神来。

    徐夫人见了就是爱不释手,李煜乘机把想请徐大人提匾的事情一说,哪儿有不应允之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