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马屁拍对有厚赏-第2/3页





    而且这仨还有各有自己的一套班底,尤其是大哥,虽然年纪最小,但因为有战功和实控的地盘,他手下的人是最多的,加上中央朝廷中的投效者,李煜怀疑,如果现在李璟突然暴毙的话,李弘冀直接挥师南下,立刻就能无缝过度的接过王位来。

    相比之下,自己除了个皇子名头外,什么都没有。

    所以澄心堂正是他计划中的第一步,说起来挺可怜,看上这个冷衙门最主要的原因是-这里能捞到不少好处。

    李煜实是穷怕了,南唐是个重商的国家,倒是不禁止皇亲国戚们做生意开买卖,李景遂和李景达在江都就有不少产业,说日进斗金也不为过。

    李煜也想,而且觉得作为一个穿越者不管在商业模式,还是商业产品上都可以比古人做得更好些,奈何手上一点本钱都没有……

    其实他除了月规银子外还有个来钱渠道,五叔每月都会给他不少银子,只是,相对于他心中的大计来说还是杯水车薪,而且也不好意思开口多要啊。

    澄心堂是皇家私人图书馆兼文房四宝作坊,虽然经常无偿征调工部等国家资源,但三省六部、枢密院、三司使、御史台可都管不到这儿,谁要是敢对澄心堂多说几句,李璟肯定翻脸“朕继位,辛苦为天下,这小小的私家作坊却也容不得耶?”

    所以只要自己成了主官,上下其手实在是太方便了,别的不说,指头大的一条李墨,放到市面上没个十金可下不来,而且这玩意属于有市无价,所有的产能都控制在自己手里,饥渴营销这种调调,自己虽然不是x米公司的员工,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到时候依样画葫芦就是了。

    想到这儿,心里更是高兴。而且五代十国有个特点,因为世道乱,皇帝和大臣之间的关系也更直接更赤裸裸,皇帝报答大臣效忠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直接封个肥缺,比如劝进功臣周宗,李昪登基后直接把他封为建武军节度使,建武军制下有盐城和静海(南通)两大盐场,三年后周宗暴富,李昪再把他调回江宁去管吏部……

    李璟把冯延巳扔到澄心堂来,也是给他个贪污点笔墨纸砚的机会,算是君臣相得的酬庸,再有冯延巳每有新词新曲新书新画,肯定也是第一时间送到皇帝面前来求鉴赏求夸奖,绕了个圈子,这些文房四宝还是不又用到自己头上?

    不得不说文学中年的思路确实是有点和常人不一样……

    对好基友能如此,那就更没理由不让儿子在里面浑水摸鱼了。

    除了能捞到不少好处外,澄心堂本来就是他常去之处,上下人员也熟悉,有太监也有流外小隶和低级文官,他考虑从里面吸收几个作为自己班底,这些人品级低,没什么实权,一百个加起来都不如一个钟谟,但这些人也有优点,收买起来方便不说,因为他们级别所以平时没人看得上,查身家历史也方便,倒是不虞有反装忠之嫌疑。

    李璟给李煜派过几个西席先生,但他可绝对不敢动这些人的念头,天晓得是不是李璟或者李弘冀派来监视自己的,万一真是的话,自己主动去收买这些人,岂不是找棺材睡?在皇帝、太子和自己这个普通皇子间,还需要考虑怎么站队嘛?

    没办法自己可没李从善那么好命,莫名其妙的有个礼部侍郎主动投效,妈的这世道,到低谁是主角啊!

    至于钟谟是不是别人派出,这也确实不好说。

    再有,澄心堂也不算正式机构,自己作为皇子,为老子管管私人图书馆和作坊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像是正式出仕,会惹来不少不必要的关注。

    最后也是最重要一点,澄心堂承旨学士,怎么也算是图书管理员吧,老子陆游猫润之,胡适江l青沈从文都是从图书管理员做上来的啊……

    其实,他更看重的是另一个职位,德昌宫宫使。

    德昌宫是负责存储皇家内帑的地方,李昪死前拉着李璟说告诉他德昌宫内有价值七百万的金帛存储,以供不时之需。

    这个事情皇族们都知道,李煜昨晚几经考虑后认为,这个七百万钱,应该是七百万贯,道理很简单,如果是七百万钱的话,按照一千钱合一贯来算,只有七千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