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青山乡



    刚伸进灶台口的木头发出噼啪一声轻响,一点火星飞溅出去,让靠在灶台发呆的少年打了个激灵,口中呼出一道白气,身子不由自主又向灶台靠了靠,火光映射在他的脸上,显出一种与年纪不太符合的干练。尽管已经过了腊月,但初春的料峭及青山乡夜晚惯有的宁静还是让秦回风感受到了一阵阵寒意。土炕上的父亲又咳嗽了几声,声音粗重得像掺了沙子。

    少年取下灶台上药壶,娴熟地倒入旁边缺了一个小口的旧瓷碗中,用早已准备好的勺子轻轻搅拌了一下,吹了口气尝了尝。

    “爹,起来喝药吧,这药方可是刘先生新配出来的,说是趁热喝功效才大呢。”少年小心翼翼地把汤药放在炕边后,两手摸了摸耳朵。

    “回风啊,你这孩子……”土炕上,一个面色蜡黄,嘴唇略有些干燥的中年人低声道。

    我这伤,岂是寻常药物能治?只是刘医师看你一片孝心,不忍心对你说实话…秦义嘴唇哆嗦一下,还是没把这话说出口。

    “爹……”

    “咳…不说那些,爹问问你,我听人讲,宁海城归元书院再有一月便要纳新?”秦义望着儿子,总觉得亏欠他太多。

    “好像是有这回事,不过孩儿不想进那甚书院,只想找个营生快些赚钱,治好爹爹内伤,一辈子过个安安稳稳。”秦回风眼里闪过一丝神采。

    “胡说,你已经十二岁了,年轻人不去书院学文习武,岂非断送前程?莫说那些富裕大族,就是普通人家,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进学院去。虽说进了学院也不一定能开了气海,但不去试试,怎知道有没有机会?”秦父面色有些苍白,但语速不减。

    “须知天道无常,说不得你便是那天纵之才!风儿啊,你就不想证道长生,行侠天地间?”秦义有些激动,一番话说完,明显是牵引了体内气机,左手捂着缠绕在胸口上的白纱布,身体剧烈的地咳嗽起来。

    秦回风见父亲如此,急忙扶着,待稍稍平息又把右手抚着秦义的背,神情满是担忧。“父亲说的是,只是父亲这身体却是不能再耽搁了,书院的事,咱们再慢慢商议”

    秦回风又何尝不想踏入道途,证个大道长生,做个逍遥侠客?只是今日家境如此,只得以这种话来搪塞父亲。

    秦义看了自己的腿一眼,叹了口气“爹知道入归元书院须五十银子报名费,一年的伙食、住宿少说也得十两,更何况三年才能出师……”

    “这样,爹以前的佩剑‘行侠’你拿去给张大伯,叫他拿去城里当了,怎的也能得近千两。可惜这六品上阶宝剑,传了七代,却从爹手上丢了去……”

    “六品上阶!”秦回风惊道,代朝承前朝制,将修道境界从低到高分九至一品,又可称九品制,每品又分上中下三阶,若想修道,须得开了气海,这便是修道的基石,也就是九品下阶。法宝器物亦从此制。

    要知道,九品下阶器物,普通匠师还能制造。可每高出一阶,便要千万次打磨,据传打磨八品,就需专门研究这等技艺的名山大派才能掌握,六品的武器,放在一些小家族甚至足以充当家族信物。

    宁海城的护城卫队三百宁海卫,标配的都是些不入品的寻常刀枪,管着整个宁海卫的卫队长也只有一把八品下阶的大刀,自己常见爹抚摸剑鞘,却未想过竟是六品的宝剑!

    代朝民户,终年省吃俭用,岁末才得几两银子,这一剑便值千两,怎能让秦回风不激动?难道…真的有望入归元?

    想到这,秦回风心头不禁一热,修大道,行义侠,乃是所有年轻人的梦想,自己也能踏入这条路了!

    秦义看着儿子喜上眉梢的样子,心里的郁结也消散不少,无论如何,自己得给儿子一个修道的机会,若是不入书院,仅靠自己瞎子摸象,怕是二十年也开不了气海。

    只可惜……

    自己当初年少气盛,为救兄弟招惹到蕃僧,伤了气海,损了一身修为不说,当初的内伤甚至越来越严重……孩儿他娘走得也早,只有爷俩相依为命。

    所幸儿子懂事,自己在镖局时也好行侠仗义,几个过命的兄弟们也没忘了自己,常来接济,日子还算能过得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